这几天,出奇的热。家家的空调成宿的转,室内凉快了,室外已是热岛效应,更是热上加热。
记得少年的时候,我家还是住在京城的胡同里。那是个有着二十多户家庭的普普通通的大杂院。
那时的院子,没有私搭乱盖的,没有抢占地盘的,每家每户,都本份的恪守着自己的一间屋子半间炕。
院子空地很多,几株大槐树,树下铺满阴凉。一架多年的葡萄,萝盖般的挡住暑热。虽还没到收获,那枝繁叶茂的藤上早挂了坠果累累。
那个年代,各家各户都是居住环境有限,更兼那个年代还没有空调,天气最热的时候,那葡萄架旁的大片树阴,就是院里的大人孩子们最好的避暑去处。
早上,太阳还没升起,北房的二爷已在树下拉开了太极的架势。我们这些在校的学子们,则是搬起小板凳,伸着懒腰坐在树下。凉爽的空气,赶走了起床后的浑僵,也清醒的想起将要进考场。于是看呀,写呀,背呀,临阵紧磨枪,快不快也见光。
中午时分,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也正是各家各户忙乎做饭的当口,闷热的院子里,飘着各种菜香。谁家的闷鱼,谁家的爆炒,弥漫四溢,不由得舔一舔嘴唇,咽一咽口水。然而,最抓人的,是要数西房王大妈的炸酱香了。
树阴下,王大妈早摆稳小炕桌,小炕桌上是吃炸酱面的绝配: 一碗漂油的炸黄酱,几样青菜,再加弩了嘴的青豆,翠嫰黄瓜丝,绿豆芽,拌在过了凉水的面条上,再浇点醋蒜……,那个年代的人啊,吃什么都要个样儿,摆着“谱儿”,透着知足,要的,就是“京味儿”的讲究,京城的一招一势,环环严谨,件件仔细,马糊不得。
树上的知了,翻着天儿的唱。东房二大爷的蝈蝈儿,响亮的和着,这一天一地的鸣虫,给这闷热的晌午,平添一层暄闹。北房的话匣子,正准时播放着午间的长篇小说,作家冯志写的“敌后武工队”。我们一般的学生,当时是抱着饭碗,蹲在北房的屋檐下,边听边吃,边吃边听。小队长魏强的机智果敢,保定南关神八路的斗敌故事,丝丝扣扣,出神入画,绕人心弦。虽有太阳直照,竟也忘了伏热。
晚上,暑热消退。院里的人们,早早吃罢晚饭,屋檐下,树阴里,板凳对着板凳,蒲扇一摇,张不长,李不短,山南海北的聊起来。孩子们则在地上拉开凉席,舒舒服服的一躺,大人们摇着芭蕉扇,悠悠的聊着天南海北,世景传奇,我们这些孩子们,当是望着深深的夜空,数一数满天的星星。那星空是那样的清澈,充满了神秘,每一颗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偶尔一颗飞速的流星,让我们反射般跳起身来,恨不长出一双羽翅,伴着那流星一起凯旋。
那时的大院,户多人多,糟杂而不乱。从祖辈就住在大院,形影相见,临里之间都有了一种无形的亲切,理解和宽容。谁家有了喜事儿,大院人一起分享,谁家有绊不开步的,大院人又一起出力帮忙。 院子大,天地小。进出院见了面,人到礼到,常常听到的“吃了吗”,“劳您驾”,“回见您呐”,话语客气,温婉,真挚,走出二里地都觉得心里暖暖的,看什么都是那么顺眼。
生活时时更新,时时创造。我儿时的大院,也随着都市改造的步伐,变为了辉宏的大商厦。杂乱的环境得到整治,灰矮的平房变作整洁的楼房新居,天高气爽,笑脸昂扬,当我们享受现代文明时刻,在我们昂首阔步的行进里,我们有成功,有失歉,有开来,也有哀怨,但脑海中始终忘不掉的是曾经的眷恋。因为,那是万花筒的儿时,那是儿时的幸福画卷,那是抹不去的记忆,那是迈入人生的起点。每每忆起,心头满是融融暖意。今天,儿时远去,但儿时的启蒙,却是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