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散戏》里描写了一个刚散戏回到台下的女子南宫婳,在台上她是天才戏子,连说话的声音都能做到有声似无声。可是一旦出了戏,回到台下,她就成了一个顶普通的中年女人。
散戏后,她仍沉浸在戏中的烈火中,台上的她有一颗炽热的心。可是散戏后,她的所有光环都没了,她的生活一团乱,带着朋友疯玩到深夜,把家里弄得很糟糕。而丈夫呢,平淡地再无波澜。
她想到台下无戏给人看的自己,觉得悲从中来。曾经她和丈夫也爱得轰轰烈烈,私奔,反抗这样的戏码,在报纸上轰动一时。那时的他们,连戏本都不敢这样写。那是她人生中最华丽无比的时刻啊,那样浓烈的爱,是怎样变得凉薄的?
南宫婳和丈夫结婚数十年,孩子也大了,放到今天来看,感情变淡是很平常的。有哪对数十年的夫妇能如恋爱时那般热情,怕都在生活的琐碎中磨成沙了吧。而这股热情磨灭的原因,大抵就是披着爱情色彩的外衣被撕破,露出最真实的性情,才发现哪哪都看不顺眼,最后演变成三观不合。
孩子的到来,会加剧矛盾,因为育儿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而且,女人在生孩子后,面对一个身份的转变,都易陷入焦虑中,而男人并不都理解和接受女人的这个近乎神经似的改变,矛盾又来了。
当然孩子也是夫妻维系感情的一个重要结晶,有孩子在,也许婚姻会长久些,即使发现所谓的三观不合,也会为了孩子的成长而妥协。
可是这种妥协,随着孩子的完全长大懂事,会慢慢消失。中年夫妇的冷淡甚至分开也大抵是在这个时候最甚,不必再为别的因素压抑早就消失的感情。
爱时是真的很浓烈,可随着人生的推移,没有加以保鲜,没有再为它的存在做努力,没有了最初始的那颗跳动的心,它就消失了。
可是,消失了的爱,却带给仍在戏里回忆的那个人无限的悲哀,南宫婳就是那个仍在戏里不肯出来的女人,她想要一出仍旧精彩有人看的人生之戏。可惜,到家了,丈夫还是那个丈夫,却不再是那个陪她对抗全世界的爱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