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神县农村里,大凡婚礼上都有这样这个环节——谢媒。中国人嘛,婚姻就讲究个“明媒正娶”。青神乡下有这样一句老话“择婿不如择媒”。可见“媒人”在青神传统婚姻中的重要性。
“谢媒”一般要给媒人(婚姻介绍人)披红挂彩,放炮驱赶霉运。因为农村人有这样一个说法:“媒”与“霉”同音,说是成全别人,自己要倒霉三年,所以谢媒在传统婚俗中是很重要的。
谢媒要重礼:一般要有一个猪头、一只猪尾(意思是给你一整头猪)、一双鞋(媒婆从中撮合跑了路,费了心思)还有枕头、被套什么的,反正在当时物质条件下算是份厚礼了。
谢媒在迎娶新娘到家的那天晚上(在青神叫宵夜,中午饭叫正宴)中进行。晚餐刚完,支客师(农村婚礼主持人)主持谢客,其中谢媒是重要环节。这时,就听到支客师扯起喉咙在堂屋门口大声喊叫:“有请红叶大人受礼啦!”
“红叶大人”是何物?儿时的我疑惑不解。于是请教老学究般的老父亲。父亲是我们当地德高望重的乡村老师,那时村子里及周边的好多人家婚丧嫁娶都要请我父亲莅临指导。一来父亲能写各种对联、记账什么的;二来懂我们当地的民俗礼节,有能力指导整个红白喜事的进程。
汉阳坝金牌“支客师”胡太能家的寿宴。 北集光 摄
父亲给我讲述了“红叶传媒”的故事。父亲说,一般人都认为红叶传媒就是鸿雁传书之意,其实不然。
红叶传媒与苏东坡有关。
相传,当年苏东坡夫人王弗在京城英年早卒,第二年父亲苏洵也去世,苏东坡千里扶柩从开封把父亲和王弗送回老家眉山。在家丁忧期间,东坡终日郁郁寡欢,满面愁云。他老丈人(也是苏东坡的老师)王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久而久之便有了主意。一日,王方带信叫苏东坡去眉山城对面灵验之地的蟆颐观。
苏东坡应约来到蟆颐观却不见人影,于是便独自拾阶而上。时值深秋,满坡枫叶铺满一地,像极了喜庆的红毯。
当苏东坡沿着红叶地毯登上一平台时,忽见一飘飘仙子背对东坡也在观赏这满山的红叶。苏东坡细看那仙子身着王弗的衣衫,其背影、步伐与王弗貌似神合。苏东坡为心里之一振,莫不是王弗在世。苏东坡正欲探究,这时王方哈哈大笑地出现了,原来这仙子是王弗堂妹——王闰之。就这样,在苏东坡情感低落时,王闰之走进了他的生活,续写着王氏姊妹的不了情。
在旧时,说媒还是要讲避讳的。王方自然不好说自己做媒,只好说是红叶为媒。就这样,红叶传媒在眉、青地区就此传开来。媒婆(霉婆)也不好听,结婚大喜就讲个大吉大利。故而,媒人在青神就被叫作“红叶大人”了。现在,在青神农村的婚礼上,仍然还能听到支客师那洪亮的吼声:“有请红叶大人受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