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00,坐在龙潭公园溪水边的石头上冥想,没有什么主题,任由思绪飘飞。
或许是源于昨天家庭教育落地分享课堂上,那位责怪自己二升三的儿子,“写作文记流水账,没有华丽词汇和想象力”妈妈的苦衷,或许源于李克富老师“学习一定要善于联想和想象”的谆谆教导。
盘腿坐在石墩上,轻轻地闭上眼睛,将远处的声音尽收耳底。
穿过耳边各种鸟鸣声、二胡口琴和歌声,我听到了左前方远处传来敲击石块的声音,应该是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
透过那有节奏的敲打声,我仿佛看到了那位男性建筑工人,身着沾满灰尘的灰白色工作衣,带着安全帽,肩上搭着一条微脏泛黄稍且汗津津的毛巾,正在有节律地敲打着墙砖。
透过他侧着的身影,我看到了他的艰辛和不易,又仿佛看到了遥远的家乡那牵挂着他的妻子,看到了眼巴巴盼他回家的孩子,看到了那双渴望他回家的眼神,也看到了春节放假,他背着鼓鼓囊囊的行李,混迹在嘈杂的返乡探亲的大潮中。
泪眼婆娑中,正前方不远处传来了熟悉的二胡声,思绪飘回到儿子刚开始学二胡的童年。
眼前浮现出他不想练,却又无力反抗来自我的各种威逼利诱,透过他被迫屈服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他满含着的愤怒与压抑的不满。
我看到了我或者老公背着二胡,骑着自行车载着儿子,儿子背着练习册,疾驰在马路上的背影。
匆忙的身影后,我看到了自己小时没有被实现的隐隐约约的音乐梦,借着潜意识的力量,被自己强加给儿子的那份无形的控制。
想到了儿子上初中,在班里演奏《二泉映月》,不被同学们理解,反被他们嘲笑时,他内心压抑的愤怒和那无声的反抗。
想到了儿子上大学选择专业时,“除了二胡什么都可以”的那份坚定和对抗。
想到了迎新时,儿子在台上与同学联袂表演节目的那份轻松、自在,以及得到认可后的那份成就感、价值感以及喜悦和开心。
想到了儿子大三时,突然想考取音乐类研究生,却因专业基础知识未有根基被迫放弃的纠结和无奈。
想起了儿子不得已情况下,选择不太喜欢的职业,在家待业时玩游戏、看直播、看电视剧,不愿意直接面对时,内心的那份“逃避”。
想到了儿子即将离开我们,到千里之外开启他人生第一份职业时,内心的孤独无助,以及即将面对未来各种不确定性的不安与恐惧。
我想到了30年前,自己离开家乡到省城上大学时,母亲在家的那份牵挂和担心。
想起了妹妹在我上大学期间,独自一人去四川探望未婚夫,当时没有手机、不便通信,失联将近半个月期间内,母亲对女儿深深的担心恐惧,以及那一个个日思夜想。
想到了爷爷被冤枉入狱,在阳泉复刑期间,奶奶孤苦伶仃,里里外外操劳照顾一家老小、艰难度日的不易,以及对爷爷那份思念和期盼,以及不该好心让爷爷出去救火反遭诬陷的自责和内疚。
此时,右耳边突然奏响那熟悉的旋律,是那首每每听来都会痛彻心扉的写母亲的歌“那个人就是娘、那个人就是妈,那个人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个家……”
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颤巍巍的身影闪现在眼前,顿时,我泪如雨下……
我再一次深深地意识到,人,是唯一以分离为目的的动物。
确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得不直面子女日渐长大,渐渐远离父母的背影,尽管内心有千般不舍、万般深情,也得强压各种牵挂与不舍,假装坚强地任由儿女独自闯荡江湖。
想起昨晚跟父母通电话时,母亲问我送不送儿子,我说儿子不愿让送,接着说自己也不想去送。
此刻,再回味这句话,我想起了30年前父亲送我到省城时的情景,内心再度升起满满的感动,我仿佛看到了母亲在家暗自伤神默默流泪的思念和揪心的爱。
或许,自己那会真的太小、不谙世事,读不懂父母的心。
想必,儿子现在的心情定和我当时一样。
也或者,是他不忍心让我体验送他到站,安顿好后,独自返程的思念之痛。
其实,不管送与否,相信父母爱子女的心,都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和表达。
唯有恳请天下所有父母儿女,请好好珍惜能够在一起的有限岁月和无限深情!
毕竟,世事无常,有些人有些事,一旦错过,或许,真的,就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