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花千岁香》,是孙老师建议我参加市内的“花开金城”征文比赛的输出,今天下了个云上灵宝的APP,打开一看,每天一篇推出了四篇,都是写苹果的,有诗(?)有文,关键是最后作者介绍中都是各级作协的会员外加罗列出曾获奖或高投的作品,瞬间觉得自己好傻,像喝了符水——这符水不是来自于孙老师,是膨胀的另一个我给自己的——手持大刀长矛口喊刀枪不入冲向洋枪洋炮的人们,结果可以想象。
深入分析一下,参加征文的达人们,至少有三点,一副好盔甲、瞄准靶子的同时会放烟花,可我只是会放点不起眼的小烟花,盔甲绝不是我这个提笔一年的小白能做好的,认了吧!
但不能怂!
昨天读了点马丁·布伯的《我和你》,作为关系本体论的哲学大师的他,告诉我们,在面对天道的众多属性中,人能够体认的有灵性、自然性和人格性,特别是人格性,是我们可以透过其本身特质而直接辨认的一种属性。
拥有“绝对人格”的天道,将它的绝对性带入人与人的关系之中。马丁建议,我们应当将其他所有“我——你”的关系都带到天道那里,让他们在天道的面前得到升华。人与天道之间的互动对话无处不在,而不是我们平时误以为根本没有什么需要被倾听的,或许许久之前我们已经用蜡封住了双耳。
是啊,我们需要与带有灵性的天道互动对话,这种对话不论何时、无论何种境地都需要。这种对话首先可以帮助我们走出世俗的、自私的、相互利用的“我——它”关系,进入“我——你”的世界,“我”带着自己的全部存在与“你”的全部存在相遇,这种相遇是全身心、毫无隐藏、真诚的交流,契合是必然的结果;这种交流是一种缘分,更是一种治愈。再进一步,如果我们坚持让“我与你”始终袒露在天道面前并与之对话,那我们就能“在生活之中,却活在生活之上”。
也许征文比赛不是这种相遇,或者不全是。
马丁指明的需要将所遇的契合带到天道前升华,难道不正是我追求的写作动机吗?
知道了,就要行,不应再追求征文的结果,应该扒开自己的心扉重新审视自己的输出,看看有没有在天道面前升华的领悟,哪怕只是只言片语,也可以说是“用心”了,也就无憾了!
希望自己能站在月光之中,飞翔在月亮之上!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