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篇朋友圈,被蕃茄田邀请去做了一次深度交流,为了能够与一群国内最资深的做早期教育的人谈笑风生,所以也确实静下心来梳理了我自己理解的早期教育,虽浅薄,却总是从我出发,思考总是真切的。
教育的本体、主体和载体
谈论早期教育之前,总是要对教育做一番剖析。在我看来,教育和其它的东西一样,总有自己的本体、主体和载体。
教育的主体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之间的交互。论语里说,三人行,其必有我师焉。在人的交互过程中,特别是在交互的边界上,人的意识开始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这便是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的载体是什么呢?是行为。所有交互的行为其实都是教育的载体,包括我们有目的的行为,比如上课、辅导、询问,还有更多无目的的行为。在主体和载体之外,还有教育的本体。启发、引导、培养,这些正是教育的本质。
早期教育的特征
早期教育因为处在一个特定的边界内,在主体、载体和本体上是有明显的特征的。
首先是主体,上面我们也提到,主体是人的交互,而这个过程是双向影响的,但早期教育中,由于年龄的差异,使得这种交互更多以单向为主,即老师影响孩子居多,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交互就成了关键。
然后是载体。载体是行为,在成人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意识的牢固,使得行为被场景化,即在特定场景中才能完成教育的过程,而早期教育中,载体呈现出多样性,任何一个交互行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载体,所以,我们不应只关注课程本身,而是整个交互过程。
最后是本体。在早期教育中,孩子还并未受更多的训练,因此本体以启发为主,引导为辅,基本还不涉及培养的内容。所以要研究如何启发孩子的特质,引导孩子的潜质。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也有三个。一个是获得生存技能,这个是生而为人之根本所在。在生存技能中,社会属性相对淡化。第二个是发展所需的能力,这就是人在社会存在时如何理解社会结构,运用社会规则获得个人发展。第三个是纯粹的精神需求,即追求真、善、美,我们学习科学是为了求真,学习道德是为了求善,学习艺术是为了求美,而真善美其实是统一的,任何一个角的缺失,都有可能构成人格的缺陷。
再说家长
家长虽不是早教中心中的教育主体,但是确是早期教育的主体之一,同时也是早教中心的付费方。所以,家长会以其自己秉承的教育理念来评价早期教育的价值,同时对其付费结果产生影响。同时,家长还负有监护义务,在早教中心上课的过程中,家长实际上已经将监护义务让渡给了老师,所以家长会更关注这方面的内容,这就对早教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实家长还有一个诉求,至少从我本人来看是这样,就是我其实也有接受教育的需要,因为我也需要培养我的教育理念和能力,这样才能更好与子女进行交互,这也是早教中心的另一个任务。
不同的家长对于送子女去早教中心,其表象的诉求各不一样。就拿蕃茄田举例,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在这里获得艺术发展的能力,有的希望孩子在这里求得真善美,有的希望孩子在这里获得生存和社交能力,有的希望自己学习到如何与孩子相处,还有一些,可能是因为盲目的攀比。
这么多的不同诉求,本身对于早教中心来说,就会众口难调,那早教中心究竟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早教中心的困难
第一个困难就是以什么来划分单元。因为孩子在早期教育阶段由于年龄差异,心智和身体差距较大,所以绝大部分的早教中心是按照年龄来划分班级。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每个班级里家长的诉求其实差异很大,而家长的诉求其实又是其评价价值以及产生付费的依据,所以产品就很难打磨。
第二个困难是实体早教中心因为是固定场所,所以受区域影响较大,不同区块内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样,家长和孩子的需求也不完全相同,这就使产品不好标准化,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差异。
第三个困难是早教中心执行和运营的难度非常高,因为孩子的不确定性,导致每一堂课都会产生很多突发情况,这给运营带来的挑战前所未有,所以早教中心运营主管压力山大,另外,这个行业还处在人才极度缺乏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幼儿园会出现扎针、喂药之类的问题,虽然根源在经营理念和管理层的品质,但缺人这件事也造成了影响。
早教中心该如何应对困难?
主要有几点建议。
第一个是要清楚自己与什么用户为伍。你与什么用户为伍决定了你能走多远,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由那些始终有动力探索的人推动的,企业要跟上社会的步伐,就要找到这样一批用户,然后把这批用户画出来,建立反馈的机制,让这批用户成为产品和服务迭代的主要数据来源,这个无关关系,也无关其是否成为了付费用户,找到并连接越多这样的用户,产品才能不断迭代并始终保有生命力。
第二个是要建立从理念到行为的贯彻体系,从获取用户实时反馈开始,要有客户反馈—意见提取—行为化—落地执行—数据监测—效果评估这样的持续改进的闭环。
最后一个是要不断凝练核心企业愿景。正是因为早期教育有很多难以标准化的行为,不能直观地描述产品或服务,所以一个清晰的企业愿景就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在大多数时候指导行为,并帮助员工判断哪些行为是符合企业愿景,应该被鼓励的,这样可以发现更多成为载体的行为,以及发挥更多的创造力,这也是早期教育的目标。
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