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刚上小学二年级,所以网课任务不是很繁重,上午一节语文、一节数学,其余时间留作运动和一些活动,但必要的练习还是有的。
下午他独自完成作业,遇到一道稍有难度的数学题目:一道除法题,除数是6,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这道题的正确商是几?
他拿着作业跑过来指着“颠倒”两个字问我念什么。我没有急着回答他,先是检查了他前面的几道题的作答情况,端正清楚的书写已然让我心中窃喜,准确无误的答案不禁让我对他夸赞两句。
我告诉他“颠倒”两个字的读音。“妈妈,颠倒是这样的意思吗?比如这是3,颠倒就是这样子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本子旋转成了头朝下。我摇摇头,让他再仔细去读题。不一会,我从他身边经过想去厨房时,他兴奋的拉住我,说:“妈妈,把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就是,打比方,打个比方啊!比如:23,一颠倒,他看成了32,对不对?”看着他认真又期盼的表情,我冲他竖起大拇指!
我进入厨房,他歪着头扶在厨房门上,“妈妈,这题有点难度,给点提示呗?”对我“不予受理”的态度他早已习惯,见我不吱声,他只好又坐回原位自己思索起来。
“妈妈,妈妈,我知道这个数了,应该是42,对不对?”他大叫着冲进厨房!我停下手中活,看向他手中的本子,只见他的本子上写着思考过程:( )÷6=4。他忍不住讲起来,向我清楚的解释了如何得到的24,再颠倒过来,所以正确的数是42。“对”,我给他回应并问到:“那答案是42吗?”他不言语而是读问题并思考,“答案是7”,他脱口而出。
写完这道题,他围着我不停地自夸:“妈妈,这道题我本来不会,可是不放弃,想啊想啊,诶,你看!最后还就会了!”我笑着心里清楚,他这是“小有成就”又洋洋得意起来了。“妈妈,我是这样想的,虽然4是错误的答案,可是从它身上或许也可能找到一些线索……”他一得意起来就会变成话唠,不知道别的孩子是否也这样?
我肯定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并告诉他将文字表述转化成算式表示的方法也是提取记录信息的好方法,遇到问题要敢于去挑战,就像神探柯南一样去题目的信息中寻找线索,推导答案!
做完作业后的儿子整个人精神焕发,这就是一道题带来的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