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刘润老师的直播,刘润老师从以下5个方面给我们分析了商业,套用刘润老师的话,人生的选择,背后都是商业逻辑,通过对人与人交易的理解,作出聪明的抉择。
一,目标:如何找到飞速上升的行业和公司
1,选择
边际交付时间越大,越是服务业,越小越是产品。
做产品,成功者垄断;
做服务,是分散市场。
2 背后的行业规律--如何选择就业行业
人无我有,技术创新,朝阳行业
人有我优,竞争市场,行业瓶颈期,相对稳定
人优我廉,饱和市场,恶性竞争,只能打价格战
人廉我转,必须转行业了
eg:对于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对A人工智能的初创企业,B,BAT级别的企业,该怎么选择呢?
我的选择是A
3,如何选择岗位?-公司的核心价值
例如:宝洁公司
a 产品优势
b渠道优势
c营销优势
宝洁公司最核心的部门是营销部门,所以我们选择职业时就需要选择这个部门,做市场。
微软--最核心的是工程师部门,是技术部门。
关于人生选择,背后都是商业逻辑,通过对人与人交易的理解,作出聪明的选择。
用商业看行业,用行业看企业,用企业看个人。
eg:用我自己的例子,像我这种会计专业的,从行业看,可以选择以这方面为技术的,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另外可以选择朝阳行业,或者需要在该行业的领头军。想要进入这些企业,就必须让自己的能力能够匹配,该往哪个方向学习自己发展,问问自己。
二,能力,怎样获得CEO视野和制定战略能力
1,你的老板究竟比你强在哪里?
答案:战略
因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打法,商业模式,所以比你成功。
所以个人,必须培养自己的战略能力。
2,幸存者偏见
成功的企业家未必知道自己是怎样成功的?因此也无法指导别人,所以存在成功无法复制的现象。
如果缺乏战略性思维,好的意愿不能产生好的结果。
那如何培养这种思维呢?
养成系统化的思考能力。
用关联,动态,整体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并加入时间轴,要有时间思维。
比如学习公司模式,要学2000年的谷歌,2003年的淘宝等,学习他们正确的技术以及商业模式。
3,心中存储因果律
思考因果关系,不要把战略放在嘴边,客观的分析,找到真正影响成功失败的原因。
三 收入:如何利用杠杆达到百万年薪?
我们能买卖的就是时间,只有发挥杠杆,才能赚钱。
1,如何提高?
专业性杠杆。我们需要提高单价,努力让我们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我们应该把公司给我们的工资当做毛利,用来提高我们的杠杆。
团队杠杆(管人的能力),这个是借用别人的时间,加大自己的杠杆,管人的能力*杠杆。
团队管理注意的三个问题:
1. 观念转变。面对员工不如你时,千万不要“放着我来”,这样子你没有把人当做资源,放大自己的杠杆,而是用管理者的视角帮助员工成长,(你只管理,提出问题,员工执行,而不是你代替员工执行)
2. 战略流程化。在企业成熟期的时候,需要将流程工具化,比如设置KPI,并从考核结果向考核过程转变。
3. 平衡管理。作为一个ceo,要有全局的观念,要记得,永远没有完美的决定,只有相对好的决定。要懂得管理是一项平衡的艺术。
资本杠杆。这个是终极杠杆,时间*杠杆*资本,要把资本用在合适的项目上,投资在正确的人以及公司上,这必须拥有对商业洞察的能力。
四,沟通:如何向上管理你的老板?
所有的管理都是一种影响力,没有所谓的向上管理
所有的关系都是基于价值的合伙关系,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我们对别人的价值是什么?别人如何因为我的存在而获得回报。
1,权利从哪里来?
压力型权利。公司赋予的,开源于职位。
动力型权利,提现在表率权和专家权两方面,这两方面都是你有能力帮助员工或者让你的员工愿意跟你学习。
总结:权力是员工赋予的,而不是职位和公司给的,当员工不接受时,你就无法行使该权力。
2,如何管理老板?
建立信任。时刻保证老板的知情权
存储影响。让老板感受到你的专家性,增加影响力
如何汇报?带两个以上的方案,并列出优劣势,向老板分析哪一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讲述你倾向哪一个方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拋给老板)
五,时间:怎样进行时间管理?
时间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成本。
如何做时间成本的决策呢?
我们需要做的是单位的时间成本的决策。
eg:假如你住在通县,在东直门上班,要不要花多2000元,搬过来呢?贵了2000元,省了3小时。
我们可以这样子算:假设你月收入1万,1个月工作21.5天,平均每天465元,3个小时的就是174元,那一个月下来大概174*21.5=3750元,远远高于2000元,所以必须搬。
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投资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去了。
思考:第一次这么强烈的感受到时间成为竟然可以这样子算,想清楚什么是最重要,也不要盲目的跟风搬家,而是用商业的角度去核算,取出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毕竟承担不起的话,会影响注意力,注意力可以我们最大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