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之行
山开芙蓉名“九华” ,愁散秋浦淌“诗河”。唐天宝五六载间,李白“访道江汉”途中,应青阳韦权舆、秋浦(石门高)高霁邀请,有池州之行。经李白吟咏,“九子山”成为后世名满天下的“九华山”。天宝十二载,李白再游九华、秋浦,写下《秋浦歌十七首》等40余篇优美诗作,传唱至今。他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诗中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喷阳崖。当他乘舟遥望九华山,忆及旧友韦仲堪时,赋诗以赠: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千载诗人之地的池州,“江左肱股要冲、文化荟萃之乡。”要从昭明太子与《昭明文选》之事谈起。南朝梁时,贵池叫石城。距今城西南70里,有苍埠镇,因地势东西两石山、夹立如城,故名石城,是石城县故址。据《嘉靖池州府志》载,当时属宣州为京城内郡,天监元年(502年),萧统立为皇太子,史称昭明太子。石城成为太子封邑。515年,梁武帝在太极殿接见臣僚,为太子萧统举行加冠礼。下诏让太子戴金博山冠,恩准远游。515-529年左右,太子先后在石城居住了十多年。
太子性爱山水,一到石城,所见山水洞湖、楼台亭榭比比皆是、是处皆有景。一日,乘船顺河而下,来到琅山崖、端坐牯牛石,放长线钓大鱼,半天不见动静,正欲收钩。只见鱼线急速下沉,便知鱼儿上钩,太子屏住气息、用足力气,提上来却是一条大鳜鱼。不禁喜出望外,命侍从拿回做菜。不一会满锅鲜汤、香气扑鼻,刺少肉多、松软可口,太子大加赞赏:“水出鱼美,名为贵池”。《舆地志》和陆游《入蜀记》均有记载。
据考:太子封誉的贵池,仅指秋浦河,即苍埠镇到池口这段。贵池县因“水”而得名:即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置石城县,到隋开皇十九年(599年)改置秋浦县,唐五代(926年)又改秋浦县为贵池县,以表示对昭明太子的尊敬和怀念。
“池州”的得名,据丁绍轼《荒政碑记》云:郡以池名,盖郭外即湖,湖外为江,郡治襟江带湖,城阙宫室,宛在池上。“州城宛如水中洲”(周必大),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池州,由来已久。
昭明太子萧统,喜爱山水,四处游读。厌倦宫廷中的明争暗斗。常借口编辑文选,需要清静。多次来到自己的封地、石城风景如画的秀山隐山寺,继续读书和编修。隐山寺,在城西的秀山上,梁建。当时设有太子书榜,萧统当时编修文选的石屋,时称文选台。《秀山寺》载:太子青年好学,载书以游秀山,在秀山建台读书编文,名为文选台。为了加快编修工作,太子邀请了韦睿、徐勉、许懋、刘勰、刘孝绰、王筠、陆倕等文坛名士,在寺中商定文赋篇目,按照体裁分类,择其精华,选录成集形成《文选》,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文总集,共选秦至梁代800年来、130余位的作家、700余篇诗文,书分37部类,共30卷。选录标准是“事出于沈思,义归于翰藻”《文选序》。就是说,入选的作品必须情辞并茂,偏于一面的概不选录。只有善用典故成辞,善用形容比喻、文字精巧的篇章才符合标准,并以此来划分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从此,结束中国文学史上文史不分的现象,这是一个创新。萧统提出的“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的文学主张,对文学的发展有着进步意义。唯此,文选才真正成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其年代之久、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有代表性,为历代所借鉴,故也称为“总集之祖”。
明代林茂之有七绝诗曰:“秋浦楼过文选楼,隋梁胜迹在池州。细看万事皆虚往,不及昭明姓字留”(《文选楼》)。中国第一部《文选》诞生在池州,是池州莫大的荣幸,实属“江左肱股要冲、文化荟萃之乡”。
“城南风物似西湖,万里归舟入画图”“浦无时节秋尤好,池有精神贵可呼”。千载诗地池州,是我出生的地方,贵池的小粑是我挥之不去的记忆,清溪河、齐山、烟柳园、百牙塔是我最熟悉的地方。“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 ”,每年三月,这座江南小城是烟雨蒙胧、柳絮飞舞,南宋末年爱国将领文天祥在他的诗中写到贵池,芳草江头路,斜阳郭外村。半山半水伴诗城 ,“明朝何事独惆怅,杏花时节在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