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5
这周是开学的第一周,但是却一连发生了好几件事,让我措手不及,又让我觉得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个学期,为了方便我喂奶,我们搬到了我们学校周围,上周日搬的家,这周一就上班了,时间特别赶,好在公婆和老公都比较给力,在搬家上,我几乎没怎么帮忙,就把孩子看住了,几乎都是他们几个在忙活。
搬完家,接下来就是疫苗转本的事情了,深处中国,大家都知道,疫苗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打全,幼儿园入学都会有影响。可就是这转本引出的一系列事情杀了我一个措手不及。
那天是周二,天气特别冷,我们下午开着组织生活会,但是我还是请了假,我怕因为春节的原因,一些疫苗会不会超过时限了。于是,开了一会儿组织生活会,我就赶紧打车到达了指定地点,拿着疫苗本兴致勃勃地准备弄完就赶回家喂奶。
在转本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疫苗的批号和电脑上的对不上,然后李七庄街道这边的负责人就让我回去把这个批号改了再过来转本,我一听这个,赶紧给东丽区那边的社区医院打电话,我把事情原委说明白以后,人家开始指责我为什么转本不提前告诉他们,非得让我过去先告诉他们,再改批号,我一听就生气了,明明是他们自己的工作失误,最后还来埋怨我,我说,不管我转不转本,你改了批号,你得告诉我一声,现在出现错误了反而来怪我,这样合理吗?
经过我的一番纠缠,那边的科长最后接了电话,语气很好地和我解释了,说是因为库存的问题,打的时候用的是另外一个批号的疫苗,登记在打疫苗之前,所以就没改,后来她要求我去那边让他们改,我可不干,明明是他们自己的失误,最后还得我自己买单,我才不愿意。最后协商的结果是他们过来我们住的地方,给我们改本。
我满心欢喜地以为这个事情就完事了,转本也重新预约了,到时候也能再转就行了。没想到,那的科长,让我赶紧安排孩子服用轮状病毒疫苗。一开始我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想再请假,所以就问能不能周六再打。科长建议我周三,周四,周五这三天赶紧安排打了,说最后一天不好。这时候我还是没有意识到。
到了晚上,我回去翻了翻疫苗本,这才发现我们孩子轮状第三剂还没有服用,2020-11-6我们服用的第二剂,按照说明书,第三剂和第二剂应该间隔4-10周,三剂服用不能超过32周龄,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又给科长发信息,指出他们工作的失误,问题的严重性,她也是一直给我道歉,就说想办法弥补我们。
她建议我们服用第三剂,因为最后的期限没有超过,但是间隔时间已经过了,我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她说她咨询过产家了,说不会,但是我不信任她,我说你得给我找一些比较权威的材料才能让我信服,于是她给我找了《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献,文献中指出:“7.3 RV5 2剂次接种间隔 国际上RV5的Ⅲ期临床试验大多数受试者两剂次间隔为4~10周,但实际有超过最大间隔10周接种的2 361名(1 185名接种RV5,1 176名接种安慰剂)研究对象,对2组保护效力分析显示RV5对RVGE住院的保护效力为100%(95%CI:60%~100%)[104]。对其中接种3剂次的334名(177名RV5接种者和157名安慰剂接种者)进行了保护效力分析,对任何程度G1~G4型RVGE的保护效力为63%(95%CI:0~94%),无重度RVGE病例发生[104]。表明2剂次最大间隔超过10周接种者与按时接种者相比,对任何程度的G1~G4型RVGE的保护效力相似(63%,95% CI:0~94%比74%,95%CI:67%~79%)[104]。2剂次间隔<10周和>10周接种RV5的两组婴儿,在接种3剂次后42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104]。依据以上多中心RCT研究结果,ACIP等国际疫苗专业委员会在2009年RV5接种推荐中作出更新,将原来的“两剂次间隔4~10周”改为“两剂次间隔至少4周”[41]。”
我一看这药效也没受多少影响,于是还是决定去打第三剂,她来给我们安排。
第二天,她亲自来到了我们小区接我们去打疫苗。路上,她也表达了自己的歉意,她给我们在河西区找了人,这个是离我们比较近的点,让我们少折腾孩子,孩子出门还挺乐呵的,没想到到了那里,河西区的人以我们第二剂和第三剂超过了间隔时间,没给我们口服,她建议我们用国产的轮状病毒疫苗,于是我们又折回来了。
晚上回去,我又寻思了一下,其实河西区的人可能怕担责任,所以没敢给我们口服,于是我又和那个科长沟通,我想还是服用第三剂比较好,晚上我们又把孩子折腾到了东丽区,然后今天早上去口服的第三剂,至此,这个事情告了一段落。
这个科长给我们花了这三剂口服疫苗的钱,责任心让她及时提醒我们,赶在32周龄最后几天成功服上,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这次我也应该吸取教训,以后涉及到孩子的事情,无论是什么,都应该上心,不能完全信任他人,这个是给我最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