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这就是著名的“150定律”,即著名的“邓巴数字”,是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在20世纪90年代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的。
这个定律指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这一数字是人们拥有的、与自己有私人关系的朋友数量。也就是说,人们可能拥有150名好友,甚至更多社交网站的“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大约150个人的“内部圈子”。而“内部圈子”好友在此理论中指一年至少联系一次的人。而相比150人的社交上限,能够做到精确交往的人数更是只有20人左右。
我是在看一篇小说时想到这个定律的。主人公是新到某机关的大学生,未经世事的他在遭到了办公室斗争的打击后感叹人际关系的复杂,但当冷静下来分析,才发现一个人不管在单位还是家庭、社会,经常打交道的就那么几个人,需要着意处理好关系的也就几个人,想到这里就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联系这个定律现实中也确是如此,150是上限,实际上一般人远达不到这个数字,翻看手机通讯录里成百上千的联系人,有的多年前曾是知已,朝夕相处,时过境迁,现在则可能早已悄悄退出了自己的核心交际圈。有的可能是偶然认识,但因某些原因渐走渐近,最后成了亲密的朋友。人生如戏,在自己的舞台上有的人上场、有的人下场,能够一直陪伴的又有几人?这个定律对那些有着社交焦虑的人会有一些安慰。
150的神奇之处还不只于此,有文章曾指出,对一个团队的管理而言,150人是个分界点,多于这个人数的团队,有效的管理要靠严密严格的规章制度,低于这个人数,则更多要靠团队内部的人际关系、相互间的感情、管理者的个人魅力等非强制性因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看,这个理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朋友当然要交往,但交友亦有道,良好的关系需要悉心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