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了《理性动物》这本书,其实早在半年多之前,就已经开始读这本书了,而且还很入迷,读的速度很快。
然而,真正读完却一直到了今天。
我想就连这一点也没逃出理性动物里提出的,七个次级自我的理论: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动机,会刺激我们采取不同的行动。
我不知道是什么动机阻止我看书学习,让我一直拖延下去,但是努力提升自己,变成一个很优秀的人,追上自己梦想中的女人这个动机,无疑大大激发了我行动并完成任务的动力。
1、作者提出,我们祖先的选择偏好是影响着我们的深层次动机。
很多看似不合理的行为选择,如果放在远古环境里最合适的,只是不适合在现代环境。
2、我们长久的演化,形成了一套强大的不假思索的思考机制,如果我们把问题转化成古老的环境所能读懂的方式,就可以迅速解决。
3、我们体内有七个次级的自我,每一个的导向和需求都不同,会导致我们采取不同的行动。
4、人类不止有理性,更有感性和感情,在头脑与逻辑思维之外,人际交往之类的才是大比例的范围。
5、我们大脑里的偏见,会让我们丧失机遇,也可能会让我们避免风险。
6、不同的基因和环境,会刺激人们采取不同的,认为是最符合他们利益的行为。
这种思维惯性是长期的环境形成的反应。
7、我们表层的动机和深层次的动机,可能有着天壤之别。
要看是否一致,就要在细节之处区分,看看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8、由于男性和女性结构不同,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不同,虽然大家都是在追求着资源最大化,但是却因为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做出了差异极大的思维和行动。
这也说明男女确实是不同的,以及指出了背后的物质原因,我们作为动物的一面。
9、在进化的过程中,总伴随着寄生虫的出现。
寄生虫们伪装成能够打动吸引我们的次级自我的样子,利用我们。
作者给的三条建议
1、不要以为别人是傻瓜
2、理性的自私不考虑人情,只会让你陷入难堪的境地
3、问问自己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哪一个次级自我的动机?
这本书揭示了很多有趣的原理,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然而对于实际可以采取什么行动,并没有什么帮助。
但是对于寄生虫这一部分,则很有意思。
或许这部分在其他领域更大,比如《影响力》。
很多书给出了不同的理论,但是其实说了同样的东西,只是侧重点不同。
不知道该怎么把它们整合起来。
不过行动起来,慢慢来吧。
不知道是什么阻止我,拖延过我努力;但现在一想到,只有不断的行动,才能趋向完美,追到梦想的女孩,就很有动力一直持续行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