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 》听书笔记——得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菊花与刀,一直想看,部头太大总没时间。

这次听完一本,虽然听书大部分是要点总结,但总算对日本文化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了以前不理解是常会定义为“变态”的一些行为的原因。

民族文化:报恩文化和耻感文化,毫无原则的报恩和毫无善恶的耻感,真有意思。

日本三个文化特点:

1报恩文化:报恩文化的极致-愚忠。他们只关注这事儿是不是天皇要求的,天皇要我们打仗我们就去打仗,天皇要我们投降那我们就投降。因为对报恩如此重视,所以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也不想欠下“陌生人”恩情,(所以公交车上也不会主动给老人让座)。一旦接受就想方设法报答别人。

2耻感文化:与西方人的罪感文化不同,罪感文化是西方人做错了一件事,不论别人是否知道,他们都会产生一种罪恶感,强调内心的忏悔等等(所以德国战败后一直在反思)。耻感文化则不太强调一件事本身的是非,而是看中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羞耻感。换句话说如果别人不知道,不来羞辱自己,就可以当作这件事没发生过,而决不会自己主动忏悔和赎罪,会极力先掩饰和否定,避免耻辱。也会为了维护名誉而选择杀人/自杀。他们避免直接竞争,避免被拒绝,被嘲笑时反应激烈!

3道德观念:日本人骨子里认为自己天性就是善良哒!(自己的民族德行圆满)所以善恶论的道德律不适用于日本。认为强调仁义道德的民族恰恰是有劣根性的……囧。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官享乐是艺术,需要学习,除非与更高义务相冲突。

每个民族原来在自己的文化中是如此理所当然的思考,感受,行动和选择,活着和死去。

摘:“每个民族面对侮辱的时候反应都不太相同,我们中国人可能就觉得,被侮辱不算什么大事,如果反应过激只能说明自己气量狭小,要反思自己。泰国人面对侮辱会听之任之,因为这样可以暴露侮辱者的人格。但日本人面对侮辱,反应就很激烈。他们觉得,只要受到的侮辱没有报复回去,这个世界就不平稳,必须努力使世界恢复平衡。所以复仇是美德,而不是罪恶。”

日本人要报恩,要报仇,要享乐,还要承担愚忠愚孝和承担义务,也是够忙的。

今天听解说最重要的收获是:如何去看一本书!

1 作者的背景(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人 文化人类学家 通过对日本安置营的战俘访谈等写出书 )

2写书的原因(1944年 内参报告 二战后如何对待美国人不太理解的日本人)

3内容和观点(报恩文化,耻感文化和善恶观念)

4我的收获(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需要站在外面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在我的印象中,日本和美国是两个极端不同的国家,当然事实情况也是如此。因而当我发现这本关于日本文化的书是一位美...
    皮袋君阅读 1,122评论 0 8
  • 《菊与刀》 关于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1919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
    地球心阅读 233评论 0 1
  • 你与别人走在不同的路上,不要勉强与人交友。要节约每一点资源,留待不时之需。
    一古城阅读 140评论 0 0
  • 有些关系一旦被定义好,就很难突破。课堂上偷看杂志的花子看到这句话莫名地难过起来,心里堵得慌。看着斜后方空荡荡的座位...
    走马西风v阅读 407评论 0 2
  • 10 000个小时,看起来是一个庞大的数目。但每天挤一点点,积累起来却又是一个可怕的数目。 我曾经想如何...
    逆风追梦人阅读 452评论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