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好像卸下了千年来的枷锁,忘我的跳着,闹着,显示了人性的自由。一幅幅世俗欲望的图景,映入眼帘。提到哀愁,人们就带有鄙夷之色,它仿佛是个钟点工,随时都得走人。
哀愁就如潮水般渐渐回落,没了生息。没了哀愁又如没了梦想般,空虚。人们,没了梦想的夜晚是混沌的,没了梦想的黎明是苍白的。
从没把哀愁与颓废,不思进取等词联系在一起,相反,觉得哀愁滋生的怜悯之情,是有智慧的。
小时候,爷爷常带着我去茶馆,去芦苇荡捕鸟,给我制作芦苇风车,可是3年前,爷爷说走就走了,熟悉的景物,事物都在,这怎地不叫人哀愁;辛苦培育的哈密瓜秧苗,被老妈不小心打翻了,只剩下两三株,在风雨中孤零零的飘摇,这怎地不叫人哀愁;堂伯种植的几十亩玉米,期盼了几个月,眼看就要收成,却被突来的台风刮的萧条,又稀疏,这怎的不叫人哀愁;表哥自家厂房的货车,在门口卸货的时候,与来往的小轿车相撞,货没了不说,人也受到了伤害,这怎地不叫人哀愁。
人的怜悯之心裹藏在哀愁里面,失了怜悯的作品是缺乏情感的,哀愁就是情到深处的一声叹息。在这个物质文明丰富的时代,要么充斥着欲望膨胀的嚎叫,要么满满的麻木不仁的冷漠。哀愁被逼到了角落,无处安放。
这个时代是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快速,迅捷是代名词。梦想被紧张,密集的生活挤压的支离破碎。满足了物质的梦想,获得了令人炫目的精神享受。
而我们的心,犹如随风飘摇的果子,摇摇欲坠,干煸没有水分,期待一场甘霖的下来,滋润这颗心。
我们的哀愁去哪了呢?难道是霓虹灯光太耀眼?难道是科技产品太梦幻?还是……
圣经说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
我们的行为,内涵,都彰显着果子的好坏,智能必带来良善,愿你我都是有怜悯之心的智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