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又回顾一下刘老师的课,刘老师的课每一句话好像都是我们很熟悉的,但用我们的言语怎么就表达不出来呢?这也许就是刘老师的课接地气,而我们只流于语言文字,没有内化于心。
学习焦点以来,虽说在生活中和与孩子的交流中也经常运用焦点理念,可还是感觉到不是太理想,其主要原因还是只流与形式,没有真正放下上位者的心态,对孩子还是不能完全的尊重,理解接纳。比如孩子近段放假在家,初放假时孩子给自己订计划,每天很合理的安排时间,对自己也信心满满,可是刚刚几天,计划赶不上变化,一切又没有了规律,晚睡晚起,看电脑,玩手机,起初还是尽量稳住自己,但一天两天,终于再也控制不住了,噼里啪啦指责批评的语言就脱口而出,自己和孩子都情绪暴涨,接下来孩子还是没有多大变化,自己懊恼,学习焦点,自己却改变不了自己的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把孩子看成别人家的孩子时,我们才能更好的接纳。”我们不能很好的理解接纳尊重自己家的孩子,因为我们太爱我们的孩子了,我们的期望太高,让孩子永远都达不到,而我们以为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好,孩子却认为是限制,约束,不理解。所以我们会产生失望感,挫败感。
反思感悟,接下来自己该做的什么?只有不断的学习,成长自己,改变自己,影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