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大脑就是优化生命,《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获得安宁》是本人多年来的学习和实践体悟,既是相关知识的传递,也是相关生命体验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01
这里,我邀请你回顾一下从出生到现在,你所经历过的人生阶段。
我们小的时候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一直过着开心的生活,但从上小学那天起,你忙碌奔波的一生就开始了。你的父母和老师经常说,要取得好成绩才能考上好的中学,所以每到考试,你就背负极大的焦虑和压力,因为你害怕考试考不好。
虽然你不喜欢考试,但你还是努力学习。因为你成绩优秀时,父母和老师都会夸奖你,同学们也非常羡慕你。当你升入中学时,你深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痛苦没有收获,终有一天会苦尽甘来!当压力大到无法忍受时,你就安慰自己说“上大学后一切都会变好的。”
终于,你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你激动,你喜悦。你心想“终于可以开心地生活了。”但事与愿违,大学生活开始没几天,那熟悉的焦虑又卷土重来,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找不到理想工作,于是大学四年,你依然在苦读中度过。
在你大四那年的春天,你被一家著名的公司录用。他又一次兴奋地告诉自己——终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你很快发现,这份每周需要工作80小时以上,5+2、白加黑的高薪工作其实让人充满了压力。他说服自己,必须努力工作,现在小小的牺牲没关系,这样今后的职位才会更稳固,才会更快地晋升。在工作中,定期的加薪、奖金或升职,也会让你偶尔开心一下,但这些满足感同样会很快消退。
在多年的努力之后,你成为了公司的总经理。你依稀记得当初曾认为如果有一天可以成为公司总经理,拥有权力,有了一呼百应和前呼后拥的风光的话,一定会非常幸福。但是,现在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你好像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快乐。
你在大学里是一个优秀的学生,现在是一个知名公司的总经理,在高级住在区和你的爱人拥有一栋豪宅,你开着好车,银行的存款一辈子都用不完,但是你好像并没有感受到幸福。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你被身边的所有人认定为成功的典型,朋友们把你当作偶像,教育小孩时都会以你为榜样。但是你却糊涂了,你想要的幸福不是这个样子的啊!
02
心理学家将上面的这种状态归纳为“忙碌奔波型”,这种人偶尔也会感到快乐,但快乐来自于压力和焦虑的消除,无法维持长久,因为它本身就是负面情绪共生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头痛好了之后,他会为头不痛了而高兴,但由于这种喜悦本质是来源于痛苦。当痛苦消散,病愈的喜悦很快也会消失得无踪无影。
我的很多朋友是曾经都是这样的工作狂,是典型的“忙碌奔波型”的人,都事业有成,衣食无忧。不惑之年后,有的继续忙碌奔波着,但有的开始转型了。部分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土豪进行了华丽转身,他们不工作了,跑全世界旅游,在国内就会频繁去酒吧、KTV、会所等,给服务人员的小费是一把一把地给,在一群群红男绿女的奉承和崇拜声中流连忘返,他们的朋友圈也有了很大变化,以快乐为目的滥交成为他们的自以为的幸福常态。但很快,他们中的很多人很快就消停了,他们很快就感到了厌倦与无聊。
心理学家将这种状态归纳为“享乐主义型”,这类人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他们认为,一个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欲望。眼前的事只要能让他开心,就值得去做,一直到有更好的乐子再说。
还有一些人在“忙碌奔波”生活中没有找到幸福,然后转而在“享乐主义”生活中去寻找,结果也没找到。若干尝试未果之后,就开始对生活陷入了绝望,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心理学家将这种状态归纳为“虚无主义型”。
“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和“虚无主义型”都犯了同一种错误,那就是错误地坚持自己对幸福的偏见。
“忙碌奔波型”信奉的是“到达谬论”,认为只有在达成一个有价值的目标后,才可以得到幸福。
“享乐主义型”的问题在于“快感至上”,认为只要不断地享受短暂的快乐,就算没有未来目标,也可以得到幸福。
“虚无主义型”本身就一种谬论,是对现实状况的完全误读——认为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无法得到幸福,他们最可怜,因为他们连前两种谬论中有限的快乐都感受不到。
在有关幸福的研究结论中,被普遍公认的是“快乐-意义感原则”,按照这个原则,美好幸福生活要同时包括两种生活:
一是充满快乐、满足与其他积极情绪的生活;
二是圆满、有意义的生活。
以上两种缺一不可。按此原则,“忙碌奔波型”和“享乐主义型”显然都顾此失彼,一个是有了意义却丢失了快乐,一个是有了快乐却丢失了意义。“虚无主义型”则就更可怜,快乐和意义都丢失了。
03
接受了“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这个观点,你可以用以下三个方法来优化自己的生活。
第一,关注快乐。这个建议适用于忙碌奔波型的工作狂。我喜欢旅游,每次旅行,都会安排“转山”或“穿越”之类的活动,和驴友们会连续几天的徒步,也不会觉得累。但几年前,我参加了一次广东韶关组织的“徒步丹霞”活动,因为队友们拼命地往目的地赶路,为了不掉队,我也心无旁骛地赶路,那次活动,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望山跑死马”,那次徒步丹霞,走得太累了,因为大家的注意力只在目的地。而我在旅行时安排的徒步活动,我的注意力不仅有达到目的地的目标,也有享受沿途的风景和快乐。人生之路也是一样,我们关注和追求一个个目标,同时也可以关注和享受沿途的风景,这样的人生之路才不会太累。
第二,关注意义。这个建议适用于对生活感到无聊无趣的人。大量的心理研究也证明,孩子会给夫妻二人带来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不是源于快乐而是源于意义。孩子的出生给他们带来了少量的快乐、大量的痛苦,以及超大量的意义感。所以,一次长途旅行,偶尔长时间地工作,生几个孩子都不再是疯狂的事了。
第三,关注平衡。快乐与意义的关系就好像录像与拍照的关系。想象一下婚纱摄影吧,为拍靓像,会带上很多器具,找合适的地点,选择合适的光线,做好合适的发型,换上合适的衣服,不厌其烦地摆放各种POSE,然后从无数张照片选出一张,这是为了意义而做,中间过程再痛苦也要忍受,这是只关注了目标或结果的意义而忽略过程的快乐或痛苦。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全过程录像,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出你在此活动的各时间片段中的真实感受。因此只有录像与照片同时具备,才是你真实的生活,一个是快乐,一个是意义。
04
好,我们总结一下:一句话说,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从现在开始,我们可以:第一,关注过程,感受快乐;第二,关注目标,获得意义感;第三,关注平衡,生活中的有些事是意义大于快乐,而有些事是快乐大于意义,这两类事情都建议你积极参与其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