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无问西东》有一段为了主线推进而设定的一段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同学三个一起去看望老师,无意中发现师母在暴打老师,于是他们联合起来给师母写了一份“警告信”想让师母善待老师。结果事与愿违,师母把信交了出去,引发了对王敏佳的全民声讨。
师母为什么要打老师,是不爱吗?肯定不是,师母对老师爱的深沉。她省吃俭用供老师上了大学,后来老师觉得彼此关系非常压抑想改变这段关系,遭到了师母的激烈驳斥,我全心全意为你,你怎么能抛弃我?
是的,怎么可以抛弃呢?你上学是我供养的,结婚以后也是我全心全意在持家,我爱你,宁愿自己吃不饱也要把饭都留给你,你还不能感觉我爱你吗?
师母一直坚信老师学成归来会跟自己过一辈子,坚信老师会一辈子对她好,实在不能忍受他不爱她,肯定与他共度余生是最幸福的事。师母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在努力。
然而,老师一直以爱之名在欺负她,明明知道她离不开他,毫无愧疚的享受师母给他安排的一切,仿佛觉得这是对他的补偿。他看见她为他做的一切,但是他通通选择无视,冷暴力般的对待师母,最伤人心的真的是我接受你为我做的一切,当成你困扰我的补偿,然后我无视你。
我的一切一切都跟你分开,分床,分餐具,总之你对我而言就是空气般的存在。
终于师母爆发了,打了他,他也是不还手不还口,冷冷的。师母说:你们只看见我打他,却看不见他打我,打在了心上,看不见却让人生不如死的疼痛。
一直到师母以为王敏佳被打死了,失魂落魄的回家路上见到了老师,心里该有多少话要倾诉,但是老师绝决的避让三分,绕开了师母。师母无助绝望之下投了井。
老师爱过师母吗?肯定也爱过,也许在接受过更高教育以后三观渐渐不再对等,对师母的感情也日渐式微,但是或是迫于世俗或是迫于压力或是迫于人言可畏,他还是一直跟师母在一起,给了师母很大的错觉,总以为他们之间还是彼此深爱,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爱不是一天就累积到最深,心冷也不是一天就绝望窒息。最可怕的是仗着你的爱肆无忌惮的伤害你,还一副生无可恋的嘴脸。
爱就用力爱,不爱就放爱一条生路,放过自己也成全别人不好吗?
在徐志摩的女人中最无辜最勇敢的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徐志摩说他们两个人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只是为了完成他母亲的心愿,让母亲早日抱上孙子。
后来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徐志摩就去留洋了。
后来在家人的压迫下无可奈何的接了张幼仪过去,当张幼仪回忆徐志摩接她的印象时说到:在人群中一眼望到了徐志摩,因为他是那堆人中唯一不想到那里表情的人。因为那时候徐志摩正跟林徽因热恋,所以徐志摩迫不急待的提出了离婚。
徐志摩漠视张幼仪是因为她只是父母塞给他的不能拒绝的女人,从第一眼看见张幼仪照片的时候就看不起她,觉得她是乡下土包子,觉得她所有的贤良淑惠都是愚不可及的事。那时候张幼仪已经怀孕两个月,徐志摩逼着她去打胎,并且说出了流传至今的“名句”:打胎会死人,我还听说坐火车会死人,难道都不去坐了吗?然后不顾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毅然决然的抛下了她,一直到张幼仪生下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需要张幼仪签署离婚协议的时候才冒了出来。
徐志摩的冷酷无情彻底打碎了张幼仪的相夫教子梦想。也许是环境使然也许是性格倔强,张幼仪楞是顽强的在德国边工作边学习,学好的一口流利的德语,找到了自信。张幼仪形容自己的人生是从德国开始变化的,去德国前,什么都怕,什么都不敢做;去德国后,什么都会,什么都敢做了。
离开徐志摩以后,张幼仪没有消沉,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回国以后教授德文,还担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服装公司经理。再后来遇见了自己的良人,生活在了一起。
一段好的感情会让你变的更好,如果没有遇见,甚至遇人不淑,一定不要委屈自己,不是你的付出就一定会换来你想要的回应。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其实是因为他心里也有你,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隐忍着,他也一直在看你,所以才会看见你的付出,总会被回应。你自以为低到尘埃的感情,也许只能感动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