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会经历两次高考,一直以来,我认为自己不会有第二次高考了,因为高中毕业,没考上心仪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我就对上学失去了兴趣,觉得那些死知识,一点用都没有,没想到,10多年以后,我的第二次高考是成人高考,在2021年10月23日和24日这两天,是我34岁这一年。
思想觉醒
这一年,我认识到,不好好学习,往后余生,是要为此买单的,比如我,工作起点比别人低,收入就比别人低,虽然学历不代表知识水平,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一条还是适用的,我没读多少书,认知面也比较窄,当时并不觉得高中毕业有什么不好,甚至有段时间还有些小庆幸,庆幸自己上的是一所技术培训学校,不是大学,因为上大学需要四年,要花好多钱,而技术培训学校只用一年,学费低,出来就能找到工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上学借来的一万多块钱还完了,以前的高中同学大学还没毕业,我已经开始赚钱了,不仅还完了借债,还开始存钱了。有好多人,上完大学,出来还找不到工作呢,大学的知识用不上,有很多人对我说。
幸存偶像
那时,我特别喜欢两个人,一个是韩寒,一个是罗永浩,他们学历都不高,好像都是高中,但他们都很成功,我幻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如果实现了,我会很自豪的对我的亲戚、朋友,还有所有认识的人说,看,我没有上过大学,不也一样过得很好。并且,没上过大学,反而更能证明我的能力,反而更值得让我吹嘘。
然而,事实是我一直过得不怎么好,我没有像罗永浩那样成功,更比不上比尔盖茨那样的辍学生,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幸存者,是这个时代光明的一面,然而光明的背后却是没有被看见的、无以数计的、不好好学习的不幸者,我正是其中的一员,而我却拿别人的成功骗自己,幻想着像他们一样,这真的很可笑,现实也好好教训了我一把。
认知转折
现在,我知道了,一个人在什么段位,他圈子里的朋友,大抵也是差不多的段位,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会很自然的跟自己观念相同的人相处,跟自己观念不同的人保持距离,慢慢的,观念和认知也越来越狭隘。直到最近,我更新了自己的认知:
任何时候,在学习上的投资,都会带来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回报,不要为自己学得少赚得多而感觉到自豪,那不是值得炫耀的,那是自己的无知。
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哪怕暮垂之年,皓首苍颜,也要保持对知识的渴望,我会把这句话当座右铭:
活到老,学到死。
非常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我用自己的话,更想达到的状态来翻译:为了身材,少吃一点,保持饥饿感;为了认知,多学一点,保持谦卑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