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的《活着》应该很多人都听过,或者看过电影,这著作无论是书还是电影都可以说是经典。
昨天晚上在睡前阅读时拿了这本书,结果一口气看到了凌晨两点钟直到把书看完,还是有点意犹未尽地睡不着。
看完书后有以下几个感悟:
1、平凡而又真实。全篇故事里的福贵经历太多太多的苦难,从一开始觉得他真的太差劲,活该就是一无所有的。读到了后面居然对福贵萌生有点敬佩之感。作为一个普通人,从全书来看,他虽然在经历打击时会有痛苦,但他并没有太多的抱怨和挣扎,只是一个个事情地面对着,然后还是会不停地找到活着的盼头,这便是平凡而真实的活着,书中并没有用很夸张或刻意的描写,但是就是这种平凡而真实,更贴近活着的感觉。
2、非常的有代入感。从写作手法上,要讲述的主线故事便是关于福贵一家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单刀直入从第一人称去描写,而是变成了类似回顾聊天可以切换视角的方式来讲,其中几次老年福贵歇够了要干活,所以中断了故事的发展,真的会有点着急啊,希望他快点再讲讲,阅读时代入感非常强。
3、环境不停地在改变,不是屈服而是适应。福贵一生经历很多历史事件,其实也就是社会环境行为,和周围人心态的变化。没有人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上的,除了小我的变化,家庭的变迁,我们面度的社会它 的变迁,作为小市民根本不可逃离,即使有千万个不愿意和不合理。除了适应和努力在大环境里过好自己的小生活,其实并没有过多机会,人就是这样的平凡,但是每个人又是这样的不特别,这些涌现出来的生命力,便是我们平凡人的骄傲。
4、一生总是匆匆而过。不知不觉便白了头,熬着熬着又一年,时间说长其实也很短,每次回过头看,每天发生过的事,能记住的有多少?真正拥有的其实就只有当下这一刻。
一本好书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和冲击实在太多,只能细细地品,每个人的感悟和收获会是不一样的。多读好书,多读名著,打开我们视野,感悟不一样的人生,为的并不是非要得到什么知识,或者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多赚多少钱,而是生而为人,我们应该能感悟到更多,对这个世界多一份包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