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自澄明,烦恼自消
常人与圣人的区别,完全在于起心动念。
所以,不要轻易起心动念。因为,万事万物呈现在心中的时候,若能做到寂然无我,即达到寂然无我的境界时,万事万物自然也会呈现在心中。
紧张和焦灼的生活,很难让人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甚至会渐渐令人浮躁起来,可是浮躁往往不利于事情的发展。因此,与其让浮躁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不如放开胸怀,静下心来,默享生活的原味。
毕竟,唯有宁静的心灵,才不营营、奢望、乞求和羡慕。而一厢情愿的起心动念,只会加重生命的负荷、加速心灵的浮躁,让我们与豁达康乐无关。
2、万恶之源,皆为私欲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之贼便是“私欲”,“私欲”是一切万恶的源头。
世界的事,纷至沓来,只有做到不动心,才能做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
心的本体,原本就是不动的。
心不动,即便有三千烦恼丝缠身,亦能恬静自如。
生活的智者总是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他们虽因忙碌而感到身体劳累,却因为时时有着一颗清静、洒脱而无求的心,便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快乐。
3、无论顺逆,淡定从容
是有意于求宁静,是以愈不宁静耳。
生活总是充满了种种偶然与不测。为此,很多人都容易受其影响,使得自己精神紧绷,时刻都活在忐忑不安之中。其实,无论顺境逆境,我们都应做到静心不动。
静心即净心。
平常人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用理性去控制自己的思绪和行为,但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能动心”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动了;
当我们提示自己“心不能随境转”的时候,我们的心已经转了;
当我们有意去找寻宁静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早已不再宁静了。
所以,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心不动了,我们也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净化自身。
4、祛除杂念,不为所累
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有一颗清净的心。
这样,在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才能做到忍耐,遇到烦恼的事情也可泰然处之。
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当一个人专心致志,任何困难都能克服,而深入研究问题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相关的问题,则能做到“触类旁通”,解决了此问题便能解决与此相通的问题。
反之,倘若三心二意,被外物所扰,那再聪明的人也不能掌握真正的技术,也无法学会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