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科幻小说已经有些年了,中间断断续续的看着,既没强迫自己去刷完经典名篇,也没要求自己去了解小说背后的科学道理,就很轻松的,走马观花的看着。作为一个爱好,毕竟是持续了下来。
第一本正式的科幻小说,是凡尔纳。凡尔纳大多看过,小学时发生的事了,当时困惑居多,这就是科幻小说吗?毕竟小说里描述的故事对于现实来讲并没有什么神秘的,热气球我们有,潜水艇我们也有。我知道作者写下这些故事的时候,这些事物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我努力想象自己生活在没有热气球和潜水艇的世界,再努力想象自己在没有它们的世界创造它们的艰难。我失败了,我无法理解热气球与潜水艇有什么神奇之处,也无从想象人们在当年看到这种幻想中描写的惊讶于赞叹,更无法想象人们将文字上的幻想在现实中实现的欢欣与鼓舞。我出生的时代已经错过了这一切。当时我还没有明白,科幻小说闪闪发光的日子,是从它被创造和它被实现为止的,这段时间过后,再无科幻头衔,只是小说。
科幻小说是有时限的。
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会成为现实,当然科幻小说并不负有预测未来的责任,而是展现未来的可能性,但是阅读科幻小说,尤其是被现实世界发展所抛弃的那些选项,依然非常的有意思。我不是想要说蒸汽朋克,我要说的是太空、星际远航和外星人。
人类第一次登陆月球是在1961年5月25日,从那时起,太空便是科幻小说的一个重要舞台背景,从星际殖民、太空漫游到太空流浪的幻想层出不穷,那时科幻小说的中坚力量一直是宇宙和太空。但是时间到2018年了,人类登月竟然依然是绝无仅有的一次,这在科幻小说的世界里是难以想象的。信息时代的兴起使人类再次在科技树的选择上发生了拐点。
科幻小说的变革与人类正在发生的现实总是遥相呼应的。人类的近代史上经历了三次重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为我们带来了蒸汽时代,但短短100年就戛然而止,远没有到达它的巅峰时期,与之对应的科幻类型是蒸汽朋克,假如电气时代没有出现过早,蒸汽时代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未来?第二次科技革命是发电机和内燃机,这一次的科技革命更像是一个铺垫。第三次是原子能和计算机。
信息技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发展着,网络覆盖了整个世界,世界也因此出现了新的拐点,科幻小说也由壮丽辽阔的太空史诗掉落到赛博朋克的封闭迷幻。在网络所营造的越来越安乐的世界里,人们比起真实又危险的太空航行,似乎更愿意在VR中体验一次虚拟的太空旅行。更多的作品思考和关注人类在网络世界生活中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未来,太空正离我们远去。
与太空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我们为什么还没有发现外星人?
解释这一点是非常有意思的,“费米悖论”认为外星人根本不存在,假如存在,它们早就应该来到地球了,大刘则用了“黑暗森林”法则来解释这一问题,但也许对于这件事还有另一个解释:
外星人都是沉迷网络的宅男,根本对探索太空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