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又称为“异性效应”。即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所谓异性效应不是指男女之间日常的接触,而是异性在工作、学习、娱乐中,为了加深了解,而有较多的接触交流,也是男女双方,自觉自愿为了工作进步、丰富生活、感情愉悦的有益活动。
在太空飞行中,占60.6%的宇航员会产生“航天综合征”,如:头痛、眩晕、失眠、烦躁、恶心、情绪低沉等,而且一切药物均无济于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几年前,在南极考察的澳大利亚科研人员也得了这种怪病:晚上失眠,白天昏昏沉沉,用了许多方法,均无法治愈。
经过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竟是“没有男女搭配,是性别比例失调严重,导致异性气味匮乏的结果”。
因此,美国著名医学博士哈里教授向美国宇航局提出建议:在每次宇航飞行中,挑选一位健康貌美的女性参加。
谁知,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竟使困扰宇航员的难题迎刃而解。
01
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成年个体之间更为明显。
其表现是有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
如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由女性出面较为顺利,这便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这种现象是建立在异性相吸引的基础上的。
心理学家发现,这种心理效应在男性身上表现得往往会更为明显一些。
国外心理学研究揭开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男性比女性更喜欢通过视觉获得异性的信息,容貌、发型等外部特征都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他们的感官造成冲击,从而引起心理上的愉悦与兴奋。
这是由于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女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此外,男性的表现欲和征服欲往往比女性强,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异性的赞美和欣赏。
一旦得到女同事的赞赏,男人们的心理体验将得到极大满足,心理上的成就感冲淡了工作带来的劳累和压力,所以感觉不到累。
在对现实生活的研究中,心理学家还发现,在一个只有男性或女性的工作环境里,尽管条件优越,卫生符合要求,自动化程度很高,然而,不论男女,都容易疲劳,工作效率不高。
在同异性工作的过程中中,男女均可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
男女的智力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但却有着智力类型的差别。比如在思维方面,女人比较讲求实际,她们的思维活动比较具体。
女人的智力更适应于应用科学和接近实际的科学。男人更倾向于抽象思维领域,他们更多地用综合方法对待现实,善于概括、热心于抽象科学,思维往往是离奇和大胆的。
一群男人在一起呆久了,还会培养出很多共同的“恶习”。因为同性之间没必要格外注意什么,所以说话办事都比较随便,也不怎么注意“修身养性”。
02
在学校中,“男女搭配”也同样适用。
在清一色的男性或女性的组成的集体里,往往会因一些小事而发生摩擦,引起冲突,影响学校气氛。
异性效应可以缓和避免这种情况,促使学生相互关心,推动人际理解,其基础是两性本身的相互吸引。
所谓人际理解,实质是彼此对相互个性的认识、同情和许可,在此基础上,异性学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建立真正的友谊,构成集体的凝聚力,同时,性别本身的差异,有互相补充的表现。
异性效应也发生在教学关系中。
女教师一般具有温柔和亲切的特点。性格粗暴的男学生,却会出人意料地接受女教师的管教,乐于顺从。
女学生则喜欢与男教师讨论政治和生活问题,她们的学习成绩,也容易获得男教师的较高评价。这都是异性效应的魔力。
03
平衡男女的比例也同样重要。在一个成功的团队,有男有女固然不错,但也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把这些因素控制好,便可起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要平衡男女的比例,心理学家发现,“万绿丛中一点红”和“众星捧月”都不能创造最高的工作效率,女性的比例至少应该达到20%。
熙桓心理
在请求帮助或商洽事情时,“异性效应”也不时闪现出独特的作用,尤其是,若能合理地驾驭“异性效应”,则往往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另外,不要将暧昧作为提高效率的动力。男女搭配干活,一定要端正心态,彼此只是朋友。
如果掺杂过多男女之情,短期看确实可以配合得更默契,可久而久之,工作就会被私人感情所累,难以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