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不起

文/ 罗慧莉


那一年,她师范毕业,分配到了一所重点小学任教,孩子们叫她罗老师。

她日以继夜地工作,成绩显著。同事们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容她;家长们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夸赞她。她的工作蒸蒸日上,当年就被评为“市优秀园丁”“区骨干教师”。一条阳光大道展现在她眼前,她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这一天,班上来了一名新生。这孩子虎头虎脑,眼珠滴溜溜地转,透着纯真机灵。罗老师一眼就喜欢上了他。果然,他学习认真、心地善良,品行真是没话说。然而很快,罗老师发现他的作文写不好——选材陈旧、语言贫乏、叙述多是流水账,每次都不能达标。眼看期中考试临近,罗老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所带的班级成绩可是名列年级前茅,若被他拉低班级平均分……

她放弃了休息时间,每天放学后给他“开小灶”。要在短时期内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谈何容易?罗老师灵机一动,给他来了个私人定制作文速成法——套作文!她教导他:看《优秀作文选》,把别人的故事背出来,用在自己身上,这叫知识迁移。她暗示他:写作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比如你的父亲在你的作文中可以是任何角色,到了建军节是军人,到了教师节是老师。

孩子聪明机灵,一点就通。好学上进的他认真地听进了她的话。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一次期中考,孩子的作文得了年级高分。罗老师高兴得脸上堆满笑,孩子也兴奋得两眼熠熠发光。此后,他对套用素材作文的方法越来越得心应手。很快,机灵的他又琢磨出了一条更为便捷的路——编故事。“这孩子,可造之才!”罗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为自己“教学有方”暗自得意。

孩子代表学校到区里参加作文比赛《我的父亲》。他太争气了,得了一等奖。全校为之轰动,罗老师心花怒放。

家长会上,校长从区里拿回获奖作文,让孩子当堂朗读,与家长们分享教学成果。孩子站在主席台上,把头抬得高高,胸挺得直直,对着麦克风大声地朗诵起来:“……我的爸爸是名警察,他热爱工作、正直勇敢,对待坏人从不手软,我很崇拜他。在一次抓捕罪犯的行动中,爸爸英勇地和歹徒搏斗,不幸牺牲了……今天是父亲节,我要大声对天堂里的爸爸说,爸爸,您安息吧!我会好好学习,做名男子汉,替你照顾好卧病在床的妈妈!……”读完,他朝台下深深一鞠躬,台下掌声爆响之余,一片唏嘘:这作文情真意切,这孩子懂事明理,太感人了。


这是一篇现场比赛作文,罗老师也是初次听到。看着孩子抬头挺胸、神采奕奕站在台上,她的心里却沉沉的,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她明明白白地知道:孩子的父亲其实是一名建筑工人,孩子母亲身体健康。此刻,他俩正坐在台下……

罗老师五味杂陈,孩子的诚实与童真,在这篇作文里已然消失——这一切,竟是她一手造成!这难道是她使出洪荒之力提升他作文的初衷吗?

当校长把优秀指导老师的大红证书颁给她时,罗老师内心一片茫然。

时隔多年,她依然记得那天上台领奖时,她的腿是飘的,她的脸是烫的,她的眼神是躲闪着不敢正视前方的……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多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启悟神智和心灵之路上,我们走着走着,却忘了为何而出发。

没过多久,那个写作优才转学了。罗老师则自己提出申请,调离她喜欢的一线教学工作岗位去了学校图书室,一直埋头搞教学研究。从此她希望自己只倡导写真实的作文,唯以能唤醒一些被带偏的孩子的心灵为任。

那个罗老师,就是我。若干年后,我心里依然对那位男孩充满愧疚。孩子,对不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3、梦灭 鲜林说:“凌姿,你到我房间来,我要给你讲个故事。”凌姿很敏感,说:“我不要听。”鲜林说:“这个故事你非...
    红辣子阅读 411评论 0 3
  • 讲述“义利之辨”的话,我会首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显然是“使明白、知晓(道理、原由)”的意思。难点...
    申庆伟阅读 858评论 1 6
  • 文/清生 梦里才有的迷雾和白霜,净土才会有的荡漾 也许,我再也遇不到这样白纸一般的黑姑娘 撑一把长伞,摇曳的裙摆飘...
    清生y阅读 206评论 0 1
  • 文/木石 谁能想到,大周五的晚上,体育场看个球音乐厅听个歌街边喝酒撸个串,人,就能没了。 Hell is empt...
    小mia仔木石阅读 1,040评论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