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

盛唐的长安,北宋的汴梁,南宋的杭州,今人在画卷上瞥见过他们的繁华一角,在前人的文章中惊慕于他们的歌舞升平。

然安史之乱后盛唐不再,靖康之变后东京陷落,黄粱梦醒,往事成空,空余追忆,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怅然和想象。

北宋灭后,南宋再起,但偏安一隅的国家终究无法承载人们恢复故土的理想,这份寄托随着蒙古铁骑的南下而归于尘土。

孟元老,号幽兰居士,对于他的身份,历史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尚无定论。书中提及他年少时随父入京,在东京开封长大,后又入朝为官,直至靖康之变,孟元老与一众北宋旧臣避居江左。

天长日久,汴梁旧事渐渐不为人知,孟元老感念伤怀,于是将东京开封风俗面貌“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他想起往日东京的繁华,那时故国仍在,天下安定,可思及今日,国破家亡,一干百姓臣子匆匆南渡,好不凄凉,“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脆弱的繁华似乎一触即碎,故国之亡似乎只是一夜之间,如同华胥之梦,故名此书为《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查阅典籍,查补缺漏,编成一本《东京梦华录》,全书共十卷,分别记载了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当时东京的汉族民风习俗、时令节日,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是一部难得珍贵的历史地理著作,为我们如今了解北宋开封府的布局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信息,更兼语言通俗易懂,便于流传,为后世保存了北宋末年东京开封府的详细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中国历史发展至北宋,人文积淀更为丰厚,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的娱乐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这一点在《东京梦华录》中得到了深切的体现,其中所记各街巷中,医馆、药铺、集市上所卖食物种类之丰富、节日之欢乐,都带着盛世里歌舞升平的残影,人们的生活充实而自由。

夜市在唐代后期的大城市中已出现,宋朝北宋年间统治者明令允许夜市,《东京梦华录》中有许多关于夜市的记载:“市亦有燋酸豏、猪胰胡饼、和菜饼、獾儿野狐肉、果木翘羹、灌肠、香糖果子之类。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子、姜豉、抹脏、红丝、水晶脍、煎肝脏、蛤蜊、螃蟹、胡桃、泽州饧、奇豆、鹅梨、石榴、查子、榅桲、糍糕、团子、盐豉汤之类。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在“州桥夜市”一节中,所记食物种类花样更多:“出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熬肉、干脯。王楼前獾儿、野狐、肉脯、鸡,梅家鹿家鹅鸭鸡兔、肚肺鳝鱼、包子鸡皮、腰肾鸡碎,每个不过十五文。”开封的小吃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价格便宜,可见当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很高。

《东京梦华录》,内容丰富,北宋一朝国破,孟元老这时提笔,难免寓情其中,读来令人感触颇深。就其内容而言,孟元老不畏繁琐,记载详备, 又并不一味的客观记录,仿佛在他笔下,汴京仍是鲜活生动的,东京的百姓们依旧过着热闹而安定的生活,他用一种温和而眷恋的笔调描绘汴京,让《东京梦华录》中的汴京有了流淌的生命,当几百年后的我们翻开书卷时,仍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鼎盛。

可叹孟元老编此书时,北宋骤然覆灭,中原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前途尚未可知,作者哀于国家破灭,忧虑国之未来,加上年岁渐长,心中更添孤寂。写这一本《东京梦华录》,作者追忆往昔,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内心的自豪,想他的国家百年安定,东京城“金翠耀目,罗绮飘香”,人民安居乐业“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这些景象犹在眼前,似乎是突然之间,就国破家亡。北宋的繁华是易碎的,它的灭亡并非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由来已久,国家弊病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革,最终才走向灭亡。繁华背后,正是潜伏的危机。

书中“驾回仪卫”一节末尾处,作者写道:“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这一节,写的本是圣驾回宫,人人争相出游的热闹景象,作者偏在末尾有此一笔,读来竟有恍若隔世之感,国家灭亡的现实让他从绮梦中醒来,再看往日繁华,也已经不复往日的心情。

时至今日,我们知道历史的结局,南宋最终被蒙古灭亡,臣民们恢复北方的愿望也并没有达成,如孟元老一般的旧臣们,他们见证了汴梁的繁华,衰落,以及这座城市渐渐地被后人遗忘,多年以后,老一代人归于尘土,小辈们一天天长大,神往于那座曾名满天下的城市,可是终于再没人真正记得汴梁的模样,但是,当他们,当我们翻开《东京梦华录》的时候,几百年前的繁华就如同一一幅宏大而瑰丽的画卷,被缓缓铺开,它依旧存在着,供世人仰慕惊叹,追思悼念,最终赋予它超越时间的价值。

朝代更替,岁月变迁,唯文字历千年而不朽,孟元老无法阻止北宋的灭亡的步伐,但他尽己所能,挽救了汴京,使后人有知,不忘往日荣光。在中华民族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繁华易逝,唯文字不朽,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承载着民族的记忆,是民族的珍宝。典籍不朽,经风霜而愈显珍贵,《东京梦华录》不朽,汴梁也因此不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82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68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3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6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1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6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0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2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4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49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6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6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7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今日头条”和“知乎”,提问最频繁的有这么一道题:“你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 在这个关乎理想世界的乐此不疲的追问...
    付强_阅读 1,240评论 3 22
  • 一、作者简介 孟元老,原名孟钺,具体生卒年待考,号幽兰居士,北宋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宋代文学家。曾任开...
    理查同学阅读 6,123评论 0 3
  • 《东京梦华录》序章如此解释“梦华”缘由: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 现...
    Hera0417阅读 2,016评论 2 14
  • 《东京梦华录》是孟元老感念故国,回首繁华的感慨之作。孟元老在自序里讲: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
    齐东阅读 3,416评论 0 6
  • 来美国之前,我下载了大量的旧时文人笔记,以供自己消遣之用。喜欢看书看来大约真是个极好的事情,一则不会觉得无聊...
    江东不肖生阅读 1,2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