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

一、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

某个输入域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每个输入条件都是等效的,如果其中一个的输入不能导致问题发生,那么集合中其它输入条件进行测试也不太可能发现错误
有效等价类:合理的输入数据
无效等价类: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边界值分析

边界值是对等价类的补充,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出在输入输出的边界价上。边界值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假定大多数的错误是发生在各种输入条件的边界上,如果在边界附近的取值不会导致程序出错,那么其它的取值导致程序错误的可能性也很小

错误推测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出系统可能存在的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例如:根据日期查询时,开始日期=结束日期,系统容易出错,设计测试用例时需注意

因果图/判定表

判定表是分析和表达多种输入条件下系统执行不同动作的工具,它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得既具体又明确
例如:测试提成时,A独自营销是X%,A+B营销是Y%.......不同的输入条件进行组合

正交试验法

根据正交性从全面试验中挑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

二、测试用例的组成元素

1、用例ID;
2、用例名称;
3、测试目的;
4、所属模块
4、优先级;
5、测试环境;
6、前提条件;
7、测试步骤;
8、预期结果;
9、设计人员
10、设计时间

三、bug等级分类

致命:一招毙命的缺陷,使你的系统无法运行,有造成数据泄漏的安全性问题。
严重:可能引起易于纠正的异常情况、可能引起易于修复的故障或对产品外观难以接受的缺陷。
一般:指不影响产品的运转和运行、不会成为故障起因,但对产品外观和下道工序影响较大的缺陷
轻微:轻微缺陷是指对产品外观和下道工序可能会有轻微影响的缺陷
建议:增加用户使用体验的建议性问题

我们系统:
1星:UI展示问题,像素、对齐、文字错乱等问题
2星:UI交互类问题,其他浏览器兼容问题
3星:功能级普通类型bug
4星:影响当前模块的测试工作,当天必须改完的bug
5星:系统崩溃等影响测试流程,必须现在改的bug

四、bug生命周期

发现BUG-->提交BUG-->指派BUG-->研发确认BUG-->研发去修复BUG-->回归验证BUG-->是否通过验证-->关闭BUG


bug生命周期.png

五、bug的分类

1、功能类
2、性能类
3、界面类
4、兼容性类
5、易用性类
6、其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