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我来到马旗寨小学,承担大学区交流任务,历时一年。
那是一所简陋的校园。虽然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对面,可是一片活动板房就是校舍,雨天校园内雨水纵横,水洼深深浅浅,没有雨鞋就没法走道。夏日里遮阳伞必不可少,天上炙热的阳光直射,被阳光宠幸的水泥地散发的热量也足以让人窒息,整个校园没有一株大树,小树小草能奈太阳何?最夸张的是刮大风,整个活动板房似乎在晃动,发出恐怖的声响,令人心慌。
可是,就是这样一所简陋的学校,却带给我深刻的记忆。
教室虽简陋,开学前氛围营造不可少。教室外白板要布置,面对一堆花花绿绿的卡纸,手残党的我一筹莫展,在自己单位尚可求助与同事,初初来到新单位,怎么张得开口呢?仿佛心有灵犀,还叫不上名字的同事来了,令我紧张的领导来了,她们像故交一样,三下五除二帮我收拾好了,还一再跟我说“等你熟悉了就得心应手了!”这份宽容让我初来乍到的我无助顿失,倍感温暖。
渐渐的,我熟悉了这所学校的教学常规,最初的不知所以和手忙脚乱也渐渐气定神闲,后来的日子里,我多看多学,在“绿色教室”评比,手残党也能独当一面,并获得“绿色教室”的殊荣;六一儿童节节目展演发挥自己所长,朗诵和舞蹈也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但是,和这些看得见的成绩比起来,我更欣慰的是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带着学生春天去大明宫遗址公园游春,冬天在掩埋着建筑垃圾的土操场上打雪仗,落雨的时候在教室里跳室内操,课余时间一起古诗新唱,这些事情可能都与成绩无关,可是,它却我们抹不去的记忆。对家境贫寒的孩子更多温暖,对父母离异孩子心理疏导,对调皮孩子更多宽容,给落后孩子更多等待……我,原本就不是强势的人,尽人性的善良给予孩子们相同的爱,而这些,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看起来不像老师的做派,却让我从没有在成绩排名中失手。当我离开这所学校时,孩子们的泪水与家长们依依不舍的短信,比任何荣誉都珍贵!
后来,我就和这个班的孩子们断了联系,直到几年后偶然碰到几位家长,她们说起孩子对我带他们那段时光的怀念。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后记:
其实,时间久远,我都快要忘记了。单位下发一份支教交流征文,我才开始整理往事,那些点点滴滴才浮上心头。我知道我的这些絮絮叨叨的小事平淡无奇,既不感人,主题又不宏大,与主办方想要的内容相去甚远,征文就不参加了,权当是给自己的一份留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