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与孩子的未来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众所周知孩子的教育问题从娃娃抓起,可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他们对于教育的认知真的是正确的吗?从小到大的满堂灌真的是对孩子有意义的吗?我想这是大多数家长需要去反思的问题。

就拿我自己的小时候而言,也是被家长按在那算算数,学写字,怎么说呢?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有些残忍。

我曾今查阅过一些资料,小孩在七岁前其实是不适宜写字的,因为孩子的骨骼还生长初期,骨骼筑基还不完整,因此,其实孩子七岁以前是不适合写字的。中国的古人也是这样,他们大多数七岁开始开蒙,而这个时候孩子的骨骼初长牢固,再去用手写字不仅手不易变形,而且也有力气掌控笔的力度,这也是古人为什么大多数的字写的好看的原因。反观我们呢?大多数都是三四岁就开始写字,在骨骼还没长好的时候就开始练字,反而字却写的不怎么好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本书中的许多理念都是我所赞同的,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试的教育,学一样东西,就要知道为什么学,学了之后有什么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而我们中国试的教育大多时候都是告诉你要记住,至于是做什么用的却从不明说,这其实也在一方面禁锢了孩子的思想,你告诉孩子怎么做,却不告诉他为什么,这限制了孩子的思考。

我在大学的时候学习了很多西方的思维方式,比如说六顶思考帽,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而这些对于我们很陌生的东西,对于西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却是从小就开始接触的。

日本的孩子上小学老师会布置观察植物的作业,从播种到植物的成长都是孩子自己亲力亲为,在观察植物的过程中,孩子们写出观察报告,从中收获知识,而比收获知识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学会这种独立思考的方式。

在书中提到了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于孩子的影响,老实说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便捷的生活,却也带来了许多麻烦。比如我在公交车上多次听到小学生们谈论电脑游戏,谈论抖音这些新兴的事物,这些网络上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们学习和发展,有的甚至会荼毒孩子的心灵,但我们也不能对智能科技避而远之,只有掌握好了中间的尺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智能时代促进孩子的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署名雨林季风 跳吧 生命只有一次 热爱生活的人 心砰砰的跳 跳吧 跳过童年 心里插上梦的翅膀 情放飞于蓝天 跳吧...
    雨林季风阅读 2,365评论 63 69
  • 1. 大括号的收起和打开:之前是鼠标放在边缘点击就能收起/打开,现在是鼠标放在大括号位置按command键点击然后...
    Sweet丶阅读 196评论 0 0
  • 1,达克效应 A,何为达克效应? 所谓达克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感觉良好”,“无知者无畏”,或者“自视甚高”。其...
    庆哥的修行阅读 466评论 1 1
  • 为什么一对夫妻再大矛盾,也不会轻易离婚?而一对情侣常为一些很小的事就分开了? 说到底,你在一件事,一段关系上投入多...
    湘瑞阅读 3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