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直播,跟大家分享了一下,比表扬更重要的是,看见孩子。
看见二字,有家长的关爱,有双方的平等,有气场的交融。
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叫看见,我先是跟大家分享了3本绘本。它们分别是:
小男孩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棕紫色的大甲虫。但是,没人注意到他变形了——他的父母、他的小妹妹、他的老师——除了他的好朋友迈克尔。迈克尔想让卡夫卡变回小男孩,卡夫卡也很想变回去。可为什么他会变成甲虫呢?为什么大家好像都没发现呢?(适合3岁以上)
这本书形象生动地向我们刻画了,一个被爸爸妈妈忽视的小朋友的挣扎与矛盾。我在分享的时候,直播间的朋友都纷纷表示,这明明是本给家长看的书,太扎心了。
爸爸的头不见了!他的肩膀上面什么也没有。我和弟弟反而觉得,爸爸没有头可以带来不少好处。比如,我们做了坏事,他不会大惊小怪……突然有一天,爸爸带着他真正的头回来了。他的头去了哪里?他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变化?(适合3岁以上)
这本书非常有趣,原来一个没头的爸爸,反而会让孩子更开心。
本书中并没有像一般的低幼绘本那样,让妈妈随时出现在孩子的身边,甚至没有出现妈妈的形象。但在孩子提问的时候,妈妈来到了他的身边;当孩子表现完毕的时候,妈妈又出现在孩子身边——妈妈是始终在观看着孩子的,但是,她并没有去提醒或者帮助,没有打断孩子获得“成就感”的步骤。(适合3岁以下)
这本书向我们示范了什么叫看见。所以书中妈妈的形象一直若隐若现,孩子一直是本书的大主角。其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呀,孩子本来就应该当自己生活的主角。
由看见孩子,我联系到了孩子自信的培养上。其实从《卡夫卡变虫记》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孩子的认知有限,当父母看不到他的时候,他一开始是非常怀疑自己的判断的。
一个人的自信,体现在4个方面。
那么如何看见孩子,帮助他培养起这4方面的自信,我认为大家可以做到以下这几点:
及时回应
像《妈妈,你看》一书中的妈妈一样,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在孩子需要我们肯定的时候及时去回应,就非常难得了。能做到这一点,就是高分家长。
支持“叛逆”
孩子的叛逆,恰恰是自我意识成长的表现。它是每个人心理发育的必经之路,把它定义为叛逆,是完完全全的成人视角。站在儿童的视角,它是每个人成长的标志,进步的阶梯。所以,当孩子表现现“叛逆”的行为,不要如临大敌,不要用心打压,适当支持,不妨在必要的时候也去尝试当一个“头不见了”的家长。
一起探索
做好“领路人”的角色。世界有多美,生活有多妙,很多时候需要用成人的智慧帮孩子们看见。多带孩子去探索世界,观察生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感受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能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
关注情绪变化
看见孩子,一个重要的点就是,要看到他们的情绪。表现出来的和被隐藏的,我们要细心观察,小心处理。每一次帮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事件,都是与孩子增进感情的绝佳契机。
亲子交流
昨天特意提到了图书在亲子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亲子共读时,与孩子时常交流各自的心得,是增进彼此了解的有效方式。聊书里的故事而不是自己,孩子的压力会小很多,但传达出来的看法,却是内心的真实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