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童年成长的指路灯,曾今的往事都挂在那一根根灯柱上。不论是少年还是中年,或是老年人,在回过头思索往事时,情绪是重大线索,顺着情绪线索,终能找到曾以为丢失的往事。
有人认为基本情绪有喜怒哀惧四种,有人认为还有一种叫做“纠结”或是“矛盾”的基本情绪。不论是四种还是五种,其中只有一种是我们希望出现的情绪——喜悦!其他四种都是我们所不喜欢的。
然而,很遗憾的是,那唯一希望出现的情绪可能对我们的影响程度和时间都远远小于其他情绪。
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名字已忘掉,虽然聪颖过人,数学天赋超常,童年受虐带来的强烈恐惧情绪,长久压抑在内心深处,每当场景唤醒恐惧时,哪怕是稍微的一点,也能让童年遭受痛苦的情景再现,主人公不得不采取自我防御,逃离现实场景。
这种场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体现,依据怒,哀,惧,纠结情绪线索,必定能唤起许多对不愉快往事的回忆,紧随其后的就是剧烈的情绪波动,情绪反复累加,程度不断增强,最后我们失控了。
失控对我们来说即是适应不良,我们想夺回失控的自己。因为不良情绪的出现引起了我们失控,我们想控制住不良情绪,不让它出现。然而,情绪的出现受刺激的影响,除了呆子和圣人,无法让基本情绪永远不再出现。我们转而控制场景,而情绪多数是出现在社交场合,由此我们减少了社交。可是我们又渴望朋友,渴望被朋友认同,渴望社交!
焦虑!无所适从!我们失眠,我们身体机能开始紊乱,身体开始出现问题。
重新正视童年的场景,对童年的不良情绪重新赋予意义,重新进行归因,就像影片中那位咨询师说的:这不是你的错。
遭遇虐待不是你的错,不是不优秀,不是因为是坏小孩,只是父亲喝了酒,你害怕不是因为父亲不爱你,仅仅是因为——你害怕疼。
正视内心那个弱小的自己,重新赋予自己当时反应的理由,承认当时自己的不足,并心安理得得接受当时的自己。
是的,心安理得!心安理得!不论过去的自己如何,都过去了,那不是你的错,不论自己现在过得如何,生活都得继续,更需要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这是我在心理学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