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来信:
高考报志愿前夕,分数已经出来了,一位园长却收到了儿子这样一封来信。孩子拒绝填报志愿,说不想上大学了——
爸爸妈妈:
请认真的 用平常心 读完我这封 写了很久的信。
一
从小到大 我一直在按着你们为我做的决定 选的道路走。在你们心里 我是很有能力的小学初中的成绩一向让你们满意 但是我却从来没有喜欢 或者说不讨厌过学习。在你们心目中 学习 考试 上大学 是最普通不过的想法 我不否认这是每个人都要走的道路 所以我一直走到了这一步但是我也只想到这一步了。我同样不否认 高考是相对非常公平的方式 但我不同意的是这一次考试可以否定一个人的全部。高中的所有学习考试 只是对学习能力的测试 我一直从心底的讨厌学习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可以说意料之中 也同样不觉得后悔。
二
这样子的分数 和选修 即使去上了大学 凭我对学习的热情 也只是混四年换一张纸不知道你们觉得是否值得。在你们看来 去一个大学 找一个好点的专业 努努力 考个研 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我自己清楚 这基本是不可能的。最重要的考试高考 高三 我都没有获得成功怎么可能去了一个谈不上好的大学反而认真学习?你们也许恨铁不成钢 但我就是不喜欢学习 所谓的公平又在哪里呢 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
三
明明对我的成绩很失望 为什么要安慰我呢?你们对我失望 我又何曾不对我自己对你们 对生活失望过。我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 我不存在什么远大的志向 只要普普通通就好。请你们不要再去打听什么 也不要和别人再说什么 我终于有了自己选择道路的机会但是我不想也没有义务让别人知道 我究竟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也请你不要再去联系我的任何一个朋友 你觉得没有什么 但是可能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不愿意 如果你有事情找我请联系我 我自然会回复你 如果你没有联系到我 那么问题只会存在于你或者我的身上 我不想听到别人和我说 你妈又打电话给我说了什么什么 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经历。
四
最后 我的决定是和郑皓元做生意。这是我反复的思考权衡做出的决定 郑皓元的生意主要是网店与微信我负责网店上新 拍照 等等。不要觉得我这只是不想学习 逃避现实 混吃等死的想法 我和他细细的讨论与规划过。我知道 我这样的决定 也许让你们失望 吃惊 难以接受但不论有怎样的想法 请不要去找他说 不是他硬要拉着我做 是我让他带我入行。与其去三流大学混日子 不如做一些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 至少我会去努力 知道该做什么。所以请你们尊重我的决定 好好考虑一下。
五
最后的最后 当你收到我发给你的这封信 我已经关闭了我的手机 我想让你们仔细思考冷静下来之后 我们再联系比较好。求求你不要去打扰我的朋友 我的朋友不多 每个人都有值得我相处的地方。对不起 我知道在你们心里我一直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孩子 对不起也许我让你们失望了吧 爸爸 妈妈。今天爸爸说的话让我很难过 “有本事以后就不要让我管你” 那好 我发誓 我会凭自己的本事 独立生活 不让你们为我操心太多。不要对我太失望我只是想要自己做一次选择。今晚就不回去了 也不要去打听我在哪里 虽然我不让你们省心 但一定不会去做危险的事情 更不会去酒吧那些地方不要担心我的安全 请好好阅读我这些心底很久以来一直想要说却无法开口的话。晚安妈妈 爸爸。
云飞:
这封信看得让人心情沉重。
孩子是个好孩子,听话、上进、努力,三观很正,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也不会自暴自弃。但是,明显压抑太久了。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
人都是向往独立的——做自己,决定自己的事,不受他人控制…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自我意愿,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的权利与标志。
这种内在的对独立的强烈渴望,与生俱来。如果一个人从小生活在高控的、不在意孩子意愿的环境中,独立的权利被剥夺或压抑,发展结果无外乎两种:要么,大人“胜利了”,孩子被压抑,变得懦弱、胆怯、自卑、退缩、没主见;要么,孩子在压抑中爆发,激烈反抗,进入失控状态,发生难以接受的行为,同时孩子远离父母,去寻找其它形式的认同和接纳,如来信中的孩子。
无论是哪一种,父母恐怕都难以承受。
那么,事已至此,怎么办呢?如果是你接到这封来信,你会怎么处理?
很难办。
现在已经不是“如何劝说让孩子报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链接岌岌可危。如果此时,再加大力度去“劝说”,去要求孩子“应该如何如何”,那么,这个链接很可能就彻底断裂了。一旦失去了和孩子之间的良性的沟通通道,无论我们有什么想法,都没法实施了。
在此要特别提醒各位父母,和孩子信任关系与沟通通道,远比我们要求他去做的“某件事”重要的多。
针对这种情况,给了园长几条建议:
第一,不要再有任何劝说孩子报考大学的建议,这是孩子的事情,他有权做出决定。
第二,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去帮助他实现他的愿望。他想经商,我们认真考虑过么?给予过帮助么?
如果是我,我就会首先给孩子买一堆关于商业成功的书,尤其是是互联网方面的。比如《马云传》、《一路向前》(星巴克)、《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活着就是改变世界》(乔布斯)、《联想风云》……
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是一个真实的创业故事,这些人能够成功,都必然需要强大的学习力、足够的眼界与见识。创业经历本身,就是对一个重要问题最好的回答——大学与商业,是对立的,还是相辅相成的?
第三,孩子其实并不知道大学是什么。大学不再像中小学一样,死板地教授知识。上大学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知识的学习,而是眼界的打开。在大学,有很多自由,能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人,有更包容和多元的文化,有很多超出课堂之外的思考,它是打开孩子认知与世界大门的最好的钥匙。
那么,中国哪所大学的“工商管理”最好呢?可不可以去了解?可不可以带着孩子去参观?去大学校园里去感受一下,去听上两场讲座。比如武汉大学,就是小米创始人雷军的母校,雷军经常返校做演讲。如果孩子听到了那些商业大咖对创业的见解,听到他们给学弟的建议,无疑,比父母的话更有影响力。
第四,告诉孩子,无论他做出什么选择,父母都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
孩子想创业,这是好事。我们应当去关注他想要的东西,然后在他的愿望方向上去帮助他。以上五条,不是为了说服孩子,而是让他自己在充分了解这些之后,自己做出决定。无论孩子选择什么,我们都支持他。同时,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他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一连三周,我们都在讨论“听话”问题,因为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
一个人,最终要找到自己内心想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做事,才有动力,才能自律,才会幸福,而不是成为别人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