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我认为它提高了学生的交流、.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活跃,让课堂变成学生的主阵地,让老师告别了一言堂在那种“一个人的狂欢、一群人的寂寞”的尴尬局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教师更累了。当学生动起来后,课堂上的各种学生的问题就变多了,老师不能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解决。我从事两个班的物理、一个班的数学的教学工作,每天疲于应付这么多班的学生问题,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累。
当我把互联网平台融入课堂后,一切都改变了。在互联网平台中有丰富的微课资源和试题资源,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学情进行网上备课,向学生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对于一堂新授课,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资源自主学习,这就让老师讲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学习,使老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学生利用老师推送的试题资源可以进行课堂检测,网络平台自动批改、并对学生的正误情况作出及时的反馈,老师可以用平台反馈的大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介入。这也使老师从繁重的作业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样、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融入课堂,解放了老师,同时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有趣,让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
学生有了电子终端,教师有了网络平台,看似改变了教学的方式。但上课就真的轻松了吗?学生在整节课上都在使用电子终端,即学生平板、手机,就看微课资源、做课堂检测题。每科每节课都这样,学生会腻的,肯定会利用手机、平板干与学习无关的事,课堂处于放任状态。况且、学生在使用平板、手机,利用网络平台学习时,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流,学生的问题程颗粒化,教师要解决这么多的信息流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本解决不了。就如我们使用的微信,当你需要 前面寻找前面的某条信息时,你得把信息不停的往上翻阅,像爬楼梯一样才能找到。要是能把这些无用的信息屏蔽,就可以精准的找到你所需要的信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精准的找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共性问题,就得把大量的个别问题屏蔽掉,便于教师做教学的精准服务。但学生的个别问题老师又不能忽视、必须解决。这就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我们得对课堂重新做流程设计,进行流程再造。
对课堂做教学流程设计,即把互联网平台融入课堂,让学生在何时使用电子终端、何时处理个人及班上的共性问题以及如何管控好学生的电子终端等进行设计。这样,课堂就不是散乱的,课堂流程紧密有序,学生也无暇去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就我的课堂而言,是这样的课堂流程:学生课前文本自学 组内交流(交流学到的知识、以及本人的学习问题、个别问题组内解决) 班级展示(班级对小组的共性问题进行解决、教师适时介入或补充) 课堂检测(利用网络平台推送试题资源,老师及时分析反馈数据、及时掌握学情)
组内纠错(组内、组间相互纠错,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介入,教师要对共性问题主动介入)。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学生多组内个别简单问题组内消化、教师只需对学生的共性问题作出及时的回应。这样,就能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精准服务。
互联网平台融入课堂,它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不能完全依赖它,需要进一步做课堂流程的再造。当互联网平台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后,它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解放了教师的备课、问题反馈中的时间,腾出了更多的时间让我对对课堂流程再造做更深入的思考,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充分体会到教育信息化给我们带来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