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袖子 图片来自网络
午后的日光里,我仔细品读着《初夏》一诗。曾有人说过,顾城的诗蕴含着伟大的纯洁,而此时此刻,我已被他诗里美好的情感所打动,透过富于画面感的诗句,我仿佛嗅到了缕缕的槐花香。
在诗歌的愉悦中,我忽然想到了我的母亲,我想起了她生命里的种种美好,是否,槐花之间都蕴藏了我们母亲的气息?又或许,是因为明天母亲节的缘故,思念之情便油然而生。一旦提及我们所熟悉的母亲,这世间,还有比写她们更得心应手的文章吗?
我的母亲离开这个世界多年了。她个头不高,苗条匀称,记得在她的丧事期,她的几位同龄人都与我说她年轻时是多么清秀多么乖巧。由于和母亲年龄相差巨大,倒不曾见过她这十分的美好,当时只觉是此生最大的憾事。然而,我印象极深的是小时候,母亲经常在一些劳作后的夜晚,洗了头发围着火炉烤,她低垂着头,在油灯下,不断地用梳子来回地梳理着湿漉漉的长发,慢慢地,它们就蓬松起来。在朦胧的灯火里,她脸庞娇润,浮现出微醺的红晕,眼睛里溢满了柔情,长长的睫毛有着浓密的投影,于动静之间,好似两片梦幻的羽毛。她偶尔的轻语,细细碎碎,绵绵长长,这样的夜晚,显得多么安静多么温柔啊!这是我见过的母亲最美最年轻的记忆,徐志摩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此处借喻母亲,一点也不过矫饰,或许,独有我最识得母亲这段生命里的美好。
我也懂得母亲生活里所有的小小快乐,譬如:她爱逛街,爱一些精巧的糕点,爱洗了澡后除去有体味衣服的愉悦,一直中,她爱穿干净好看的衣物,虽然年纪越来越老,但她喜欢修饰的兴趣和欲望丝毫不减,从她身上,我断然否定了“女为悦己者容”这一真理,爱美是天生的性情。她走后,她木柜子里留下了好多种崭新的花布,上面印满了不同细碎的小花,她一贯喜素,这些收藏的花布底色均为深浅不一的蓝。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么多饶有趣味的花布时,便认定它们是一堆朴素温馨的艺术品,随手择一块,像照片一样嵌入镜框,悬于墙壁,它的观赏性并不亚于老旧的照片。母亲这份温暖的爱好,很是令我惊喜与感动。
因为与母亲有近40年的代沟,在她生前,我们相处得并不算融洽,我们身体里栖息了不尽相同的灵魂,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一些喜好有着明显的差异,加上那时候过于年轻,自私又任性,不懂得迁就母亲,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令脆弱的母亲伤心。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在我身边,一直是孤独而没有安全感的,这是我这辈子最对不起她的地方。
父亲先于母亲过世,母亲便来到了我身边,本打算与我们三口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起初,这想法挺好,可结果,她仅在了两周就回去了。我们没发生过多大的争执,但现在想想,我已经伤害到她那颗年老脆弱的心,父亲一走,她到哪里都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那时候,我对她谈论的一些话题总是心不在焉,提不起任何兴趣,甚至有时我会指明她所犯的错误,常常这时候,母亲便显得郁闷而沮丧。回头看看,那时候理性的自己是多么无情啊!
然而,与母亲相处的两周还是有快乐的时刻。家里经常会买鲜花插,夜市上的鲜花多而便宜,我带母亲去逛了逛,打算买一些回家。当时我特别喜欢一种洁白的叫西伯利亚的百合花,可那天晚上找不到,但见母亲站在粉色的香水百合花前不肯走,她紧盯着眼前的花朵,一副惊艳的表情,我便问她怎么样,她说:“这花真好看”。平常间我是不挑这种粉红的百合花,可看到母亲这般痴迷,当即便买了一大束。回家后已经很晚,百合花被报纸包裹,母亲洗涑完上床去睡觉,我才把百合花打开做了适当修剪,插到两个大大的水晶瓶中。
一觉醒来,客厅里静悄悄的,我有些迷糊地走出卧室,愕然看到母亲停留在百合花前,正弯腰专注地欣赏这花朵呢,并不断把鼻子凑近去闻香。她没发现我已走到她身边,倒吓了一跳。接下来,一整天,母亲都会这样不断地去看百合花。随着花朵越开越多,自客厅到卧室甚至厨房,都弥漫着百合花的香味,我们一进门都会不由地皱起了眉头,而母亲却很享受,似乎天生就能驾驭这份浓烈的香气,一连几天,她快乐得很分明。当时我已感觉,虽然母亲年老,但她烂漫的天性一直都存在。有一次我回家去看她,竟然看到她也在插百合花,只是没我那次买的好,但是,母亲已够快乐了。早几年的庭院里有好多母亲栽种的花草,不时地能看到花开。记得当时也栽过百合,那种药用的野百合,开着黄色的并不美艳的花朵。后来因为其他人说养花没啥用占地方,就把盆栽都铲除了。那些时日,我经常听到母亲心痛的叹息声。后来的年月,母亲再没栽过花,她与子女共处一室,貌合神离,终日郁郁寡欢,大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漂泊感。自父亲走后,母亲拥有着深深的孤独,她活的并不开心,一部分归于她脆弱的身体一部分来自心底的幽怨。当时,身为子女的我们并未替她舒心打理好这一切。
清明,我带过母亲喜欢的百合,粉色的,娇黄的,希望她的在天之灵能够感知到这份美丽和怀念。
在一次出游中,我忽然看到山崖上有一丛黄色的花朵,同车的人告诉我,那是野百合,我当即要求朋友停车去寻找。当时飘着蒙蒙细雨,朋友带我爬过一段山路,在一片空旷的山崖上,我看到了稀稀疏疏生长的野百合,它们正开着花。因为根底贫瘠,花朵极其廋小,我第一次这么地看到野百合,如果独自遇到,我是不识得它们的,尽管与母亲花盆里栽种的一模一样,它们都是黄色的,但庭院里的比这野地的舒展娇媚多了。我们没有采摘它,实在因为缺乏宜室宜居的观赏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那山崖上的野百合一直在我脑海萦绕,挥之不去,忽然有一天,我终于寻到了答案。原来,它们虽然细廋,但并没有因为环境的艰辛而变了异,以至丧失了自己的本性,它们依然绽放着娇黄的生命,只是因为条件所限,它们开得过于暗淡抑郁了,令人疼惜。母亲的生命与野百合何其相像!她生于乱世,在风雨飘摇里苦苦存活,可她美好的天性并没有消失,这难道不令人感动吗?如果她能像此刻的我,把心中的不快与思念用文字抒写出来,在文字里尽情地绽放她心底的美丽和诗意,她会是多么快乐啊!一旦她拥有了与这个世界沟通的方式,相信她的生命必然会得以延长,年轻的我们也能更早地懂得她,并为她做出一些改变。
我想,我们都熟悉自己的母亲,但未必我们都能识得母亲身上的美好,当下,我是晚了,只能在母亲节用这有限的方式去思念她。
附顾城诗:
初夏
乌云渐渐稀疏
我跳出月亮的圆窗
跳过一片片
美丽而安静的积水
回到村里
在新鲜的泥土墙上
青草开始生长
每扇木门
都是新的
都像洋槐花那样洁净
窗纸一声不响
像空白的信封
不要相信我
也不要相信别人
把还没睡醒的
相思花
插在一对对门环里
让一切故事的开始
都充满芳馨和惊奇
早晨走近了
快爬到树上去
我脱去草帽
脱去习惯的外鞘
变成一个
淡绿色的知了
是的,我要叫了
公鸡老了
垂下失色的羽毛
所有早起的小女孩
都会到田野上去
去采春天留下的
红樱桃
并且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