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合影,是并列摆放在一起的两张单个照,于同一天、同一地点拍摄。
目光停留在右边。米黄色呢大衣,束着腰带,粉红色羊毛衫只露出颈部一圈,像柔软的围巾,这件我们称之为“汤罐领”的羊毛衫,曾经流行一时。淡红色的绒线帽与羊毛衫的色彩很搭。
照片里的我,双手插在口袋里,目光微睨,像个叉着腰、正在发脾气的刁蛮公主。
再看左边的男友,它穿着一身水灰色的西装,里面穿着一高一低领子的羊毛衫,一副黑色手套极其不相称。当时的他戴着眼镜,近视,度数不高,因为做过一年的代课教师,戴着眼镜显得更加斯文,有股书卷气。
他自称,这张照片有点像张明敏。
说到张明敏,八十年代中期,除了闭塞的山区旮旯,大概人人知道他的大名,都会唱《我的中国心》。
1985年12月的某一天,我和男友相约去苏州,邀请正在苏州卫校读书的同村姐妹春华作导游,卫校就在三元坊附近,离沧浪亭不远。
事实上,受学业紧张和经济拮据的双重制约,春华人在苏州,却不大出去游玩,所以并不熟悉苏州园林。三个人一起游了沧浪亭,一起吃了顿饭,就分手离开了。
在苏州城里的两天,我和男友逛了多个园林,也留下了一些深刻记忆。比如,在假山池塘边遇到来自宜兴的一对老夫妇,我们取景拍照,他俩笑眯眯地看着,流露出慈善而又羡慕的目光。我热情地邀请他们拍照,承诺印出来的照片寄回。老先生给我留下了地址:宜兴市罐头厂孙子美,收件人是他女儿。照片印出来后,寄过去,不久便收到信件回复,除了感谢,还客气地邀请我们去宜兴玩。
那时候,没有利害关系的陌路人也很友善,人与人真诚相待。
还有一件趣事,发生在一个小餐馆里。我和男友正在用餐,眼前摆着一条红烧鱼,还有另外两个菜。一对金发碧眼的青年推门进来,看了看我们桌上的菜,探寻地问:fish?大概是难得见到外国人,而且没想到会与我交谈,我的思想暂时短路,竟然窘迫得无所适从。以为我们听不懂,对方开始做手势,四个手指并拢,波浪般曲线前进,像一条游动中的鱼,男友及时提醒:是鱼的意思。我像醍醐灌顶,幡然醒悟,连忙说yes,面孔涨得通通红,身体烫得像发高烧。
时隔三十多年,我很诧异:为什么当时的记忆会那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