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和《快速阅读》是比较火热的两本书,甚至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应运而生。
快速阅读的技巧,除了应用在阅读上、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经常会被用到。特别是邮件、文案等方面。
工作中,遇到一些重要的邮件或者文案,我们总会细细琢磨每个字眼、每句话,希望老板们会在那些地方感受到良苦用心,工作是不易的……因为老板们大多看不到那些地方,为什么呢?是我们不够用词造句精致吗?
《快速阅读》中有个章节介绍的是关于超级略读和跳读的技巧。跳读是寻找特定信息的过程,略读是寻找大意的过程,绝大多数快速阅读者同时使用这两种技能。
跳读是一种自然技能。我们每天都在跳读,当我们从一处到另一处时,当我们扫视四周以确定方向以及寻找食物、人群、危险的事物和奇异的事情时。
略读的基本目标是确立一个基础结构,这就像一个骨架,确定了骨架、才能使血肉附着在上面。
每一个高阶的人,都是位跳读和略读的高手。当你每天收到几百上千封邮件或者文案,有直接发送给你的、也有抄送给你的。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最快速、高效的辨别哪些是重要的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哪些是紧急不重要和不重要不紧急的,这会是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之一。唯有此,才能使自己在繁琐的事务中游刃有余。
也因此,当一封邮件或者文案放在老板们的面前、无论你为其中的细节花了多少心思、无论在遣词造句上反复推敲了多少次,老板们的眼睛都会惯性的用跳读和略读来确认整封邮件或文案的架构、搜索其中的重要信息。
试着用快速阅读的技巧回看整封邮件或者文案,一个Z字型的扫视下来、几秒钟之内,你是不是能确认整体的逻辑架构以及涉及的重点方面。
如果能,恭喜你成功了。只要架构合理、层次丰富,细节上用词精致,你大约可以收获一个大大的赞了。
如果不能,就需要重头理一下层次了。
《快速阅读》是本不错的书,它的很多技巧可以直接用在工作层面。如果让我概述,大约是不求甚解+碎片化组合=整体。略读和跳读就是这个玩法,不拘泥于细微处、用碎片化的词汇和信息,组合成整体的框架。
用略读和跳读的技巧,反过来要求自己的邮件、文案,慢慢的、再到自己的会谈中,将框架思维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我们就将成为那个老板眼里的“拎得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