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多多的时候,这个其貌不扬,胸大(可惜是个男的)的家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还好后来他跟我的闺蜜谈了恋爱,否则我真是要错过这个好玩的人了。
多多在学生时代就有传奇的创业经历。先是卖肉夹馍,租了门店、雇了师傅,卖了几个月——亏了;然后办杂志,没钱了,停刊;后来沿用杂志的名字办了北京同城音乐俱乐部,大成功。
他喜欢音乐,唱歌还不错,于是把他的原创歌曲录制下来,找人编曲、发行、宣传。现在在QQ音乐就能听到他写的歌,在ktv里也能点到他的歌。我们去唱k的时候,就点过好几次他的歌,然后让原唱本尊多多来唱。
多多跟我闺蜜还不熟的时候,说多了两张音乐会的票,想请我们一起看。当时酷爱桌游的我为了赴桌游约而放了闺蜜鸽子。他们两个一起看音乐会的两星期后,就在一起了,在一起一个月内,就订婚了,找了个小教堂,找了几个亲戚朋友,就这样私下办了个订婚仪式。这个速度,真是惊呆了我。还好多多那个时候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否则订婚一个月内,他们大概就结婚了。
跟多多熟起来,是因为办《多友》杂志。我们借用了他姑姑的办公室,利用周末时间办公。他姑父是宋庄的画家,杂志第一期的专题就是宋庄画家村,于是,我们全编辑部都去宋庄一日游搜集写作材料。编辑部没有工资,只是工作的那一个月里,只要有多多在,我就不需要带钱包。经过了非常欢乐的一个月蹭吃蹭喝的时光,杂志出炉了,印了两千册,放到宿舍楼下、学校周围餐馆。
后来多多办起同城活动来,多友音乐俱乐部,logo用的还是我为《多友》杂志设计的logo。多友是从约ktv起家的,多多跟我说,开学约唱k,然后就把我拉到俱乐部群里。当时群里只有几个人,第一次活动还在筹备中。ktv之后,多多又举办了桌游、轰趴等活动,近期甚至玩起了捆绑play什么的,多友探索的边界越来越宽广了。
虽然是个以消除寂寞为目的的同城俱乐部,但是,这个俱乐部让很多人遇见,发生故事,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就像一个实验装置,我们这些个体去遇见新的个体,产生化学反应。要不是多友,我平平无奇的大学生活会更加平平无奇。感谢多友,感谢多多。
尾记
写完这篇文章后,我发给友人看,他说,我离开北京的两年,又发生了太多故事,世事变迁。他和我说了许多,然而我觉得无需修改这篇文章。文章里记载的,就是我当时经历的一切,无论多友现状如何,那些友人们现在如何,过去的故事都是真切的。
我记得下决心离开北京的时候,跟他一起坐地铁,然后我哭了,他也哭了。分不清是在哭泣我怎么就这样扔掉了五年的记忆,还是哭泣对现实的无能为力。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多多,然而当时他却说,冥冥中觉得,这不是最后一次见到我。
后来的我成长了很多,不再是那个脆弱爱哭的小女孩,不再逃避现实,反而开始把人生当游戏打。而多多却开始忧虑他所作所为的意义。他说不知道多友的意义在哪,如果一定要赋予什么意义,那就是预防人类因无聊而陷入疯狂。
还是很开心再次与老友唠上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