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直男,长到中年时分,我也确定,我欣赏一些大叔级男人和他们的印象片段。
之所以是片段,是因为我真不是追星和粉丝,只是喜好所关注的那一些。并不是打包全收。
1、“重回安全地带”时期的玉置浩二及他全季的音乐
我不肥的时候,真的想过人到中年,就该长成这幅二叔那张专辑的样子。有长发有胡子,但身材不变。有对音乐和艺术的成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玉置浩二比我大十一岁多,算起来,这张专辑是他重回安全地带的那一年。02年,正是我如今这么大的时候。如今,他距离我喜欢他的这一年更老了。
有传闻他虐待女友,但这都不要紧。我很喜欢他,大家都喜欢他。
陈奕迅说听他的演唱会哭了九遍,张楚说每次听二叔就觉得绝无法超越,林熙蕾说想嫁给这样的人,汤唯说她从大学开始就一直听二叔的歌。
原来我不孤单,有这么多同好。
如今我肥了,年纪也到了,外形差之甚远不说了,再品他的音乐,兴趣也沉浸在几张经典中不能长进,唉,我的心已经游走,再也不能“重回安全地带”。唯有嗟叹。
2、“太阳照常升起”的黄秋生
如果你听过这个电影版本的”美丽的梭罗河“据说是黄秋生自己唱的,他一直玩BAND,应该比李志等民谣歌手们的版本不差。
黄秋生演的小梁,愣愣的直率,最后吊死自杀,尸体悬挂的惊愕一幕,却传出那么温暖有爱的歌声,奇怪的存在而不违和。
那种有才但是平和的坚守原则的方式,突然让这个人物张力十足。姜文这部电影市场上并不成功,但秋生哥饰演的这个人物却远比
那些古惑仔大哥的形象更丰富有层次,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很让我有代入感。是一个去除了戾气的黄秋生的理想版本,
与我心有戚戚焉。
3、前前后后的窦唯
我们这把年纪的人心目中,窦唯曾是一个充满个性的精神拼图。也是自己反叛和独立的寄托。同龄人都羡慕他的才华和性格,也被他的音乐之外的人生所嗟叹。
虽然后面他再没有黑豹初期的少年轻狂和红磡体育馆年代的洒脱率性,音乐更闷,长相更圆,头发越秃,岁月这把杀猪刀直接收拾了他,命运也迅速的拿走他曾风光的一切。
但直到他那年,以中年身份,烧了报纸的车子,才知道后来那些近乎佛音的音乐,和越来越秃顶大叔的生活,还是没全锁住心底的那个无谓的他。
对他的音乐是真没在听了,跟不上了,他自己走,不带我等凡夫俗子的听众玩,只缘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偶尔听窦靖童的单曲,又是一代天骄,除了王天后的教诲,是否还是因为有窦唯的坚强基因呢,做为一毛钱内幕关系都没有的路人,我就愿意这么想。
4、专业大叔克莱普顿
克莱普顿大叔是自己心中“专业”这个词汇的象征对象。
我不止一次幻想一个自己某天睡醒,一夜之间天赐一手像他一样的吉它本领,比想中六合彩还渴望的多。
意淫有一手世界级别的吉它技术比意淫赚钱有趣多了。可见他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说到音乐的内容,我是老派的技术控,钦佩他娴熟和丰富的技术底子,今天任何一个英伦小朋克,三个和弦就可以整完一首歌,但我的审美中,那不是音乐。
我仍然崇拜那些高超的指法技术和和弦组合。我们这代是谈论着那支乐队的吉它是绝顶高手来划定自己心目中的座次的。
他每次上台,都穿最简单的衬衣仔裤,那些指法已经长在哪里,任意一段出来,就让你所有装逼的样式瓦解,回到一个真正有诚意的听觉氛围中。
那首写给早逝儿子的著名的歌,更加衬托了他的沧桑和内涵。谁能使和弦一出来就能带你到他的深情中去,唯有克大叔。
5、没有陈升怎知道如何恨情歌
一度我想,我要是减不下去肥,就照着陈升的路子走也不错啊。可后来我在青岛看他的演唱会,发现人家出镜胖,现实中肚子啥的比我平坦多了。
唉。无解了,就这样吧,宛如陈大叔唱的-----大概是因为活在慌张的世纪末,每个人都该有张怪脸孔。那么,我还是领了我自己这张怪面孔,怪身材去吧。
我年轻时对他无感,感觉每首歌的歌词无限制的多,完全不照着套路来,后来却十分喜欢他,知道他的格式其实像小时候的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
像风筝飞多远,都有线抓在手中,而在这样的歌里,恨情歌才是爱情歌,情感飞得比歌更辽阔。
6、 李宗盛的莲花牡丹说
我来听他的上海演唱会,他唱的我心碎,他唱的我心醉,和全场观众与安保人员一起合唱几乎所有的歌。没办法,想装矜持不唱都装不下去,那些歌就长在你几十岁的年纪和经历里,台上这个大叔,厉害到每一句都替你代言,那感觉,当真歌是他写的,却字字句句写的你。
李大叔在台上说人生有时候到某处在会明白一些歌词,比如“努力爱一个人,和幸福并无关联”。台下上万人听着,好多人眼里噙着眼泪,嘴角却带着微笑。
唱到林忆莲的隔空合唱环节,全场都呼应跟唱《当爱已成往事》,远远的山顶座位上有人扯开喉咙喊:把她追回来。全场人都笑了,李大叔也笑了。
有谁能像李宗盛一样的,那么会窥探女人心呢,他一定很享受。恰如他说,既然青春留不住,还是做个大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