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辞】节①:亨。苦节②,不可贞。
【彖传】《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③。“苦节不可贞”,其道穷④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⑤。天地节而四时成⑥。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象传】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⑦,议德行。
[注释]
①节:卦名,兑下坎上,坎为水,兑为泽,故曰“水泽节”。节省、节约、节制之义。
②苦节:过分地节制。
③刚柔分而刚得中:节卦,下兑上坎,坎为阳为刚,兑为阴为柔,柔处于刚下,其位适宜。节卦三个阳爻,三个阴爻,刚与柔各占一半,故“刚柔分”。九二以刚爻居下卦中位,九五以阳刚居上卦中位,故“刚得中”。
④穷:尽。
⑤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说以行险”,“说”同“悦”,内兑为悦,外坎为险,互震为行。五爻当位居中以节制坎险,又以中正之德居坎,坎为通,故曰“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⑥天地节而四时成:天地因受到节制而形成四季变化。
⑦数度:礼数,法度。
[参考译文]
《节》卦象征着节制:亨通。但是,一味地苦苦节制则不利。
《彖传》说:“节制而得亨通。”刚柔以上下区分的制度使阳刚居于中正之位。“一味地苦苦节制则不利”,这是因为过分节制会趋向于困穷。以愉悦的心情经历险情,居于正当之位而行节制之道,处在中正之位行事必然亨通。天地因受到节制而形成四季变化。若以典章制度、度量尺度为节制,则不会损坏财产,也不会伤害民众。
《象传》说:大泽之上蓄积有水,就需要“节制”。君子通过所制定的法度、尺度来衡量人们的德行。
【爻辞】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①。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九二,不出门庭,凶②。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③。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六四,安节,亨④。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⑤。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⑥。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注释]
①不出户庭,无咎:户庭,住房的内院。不走出内院,没有咎害。
②不出门庭,凶:门庭,住房的外院。不走出外院,有凶险。
③不节若,则嗟若,无咎:若,语气助词。嗟,叹息,有悔恨之义。此是说:不节制,但若能知道悔改,则无咎害。
④安节,亨:安稳地进行节制,亨通。
⑤甘节,吉,往有尚:《说文》:“甘,美也。”尚,崇尚。此犹说:恰到好处地节制,长此坚持下去会得到人们的赞扬。
⑥苦节,贞凶,悔亡:上六虽得位而正,然三不能应上,自己又处在“节”之穷尽处,故凶。至三变正应上,则卦成《既济》,六爻皆应,则“悔亡”。
[参考译文]
初九,不出于门户庭院,就不会有灾祸。
《象传》说:“不出于门户庭院”,这是因为初九深知畅通则行,阻塞则止的道理。
九二,不走出门户庭院,就会有凶险。
《象传》说:“不走出门户庭院就会有凶险”,这是因为九二失去了适当的时机。
六三,不能自我节制,于是嗟叹哀悔,但最终还是没有灾祸。
《象传》说:“因为不能自我节制而嗟叹哀伤”,这又能怪谁呢?
六四,安于自我节制,所以亨通。
《象传》说:“安于自我节制而获得亨通”,这是因为六四能顺承于尊上的节制。
九五,以节制为美德,吉祥,前往必有所嘉赏。 《象传》说:“以节制为美德而获得吉祥”,这是因为九五居于《节》卦的中正之位。
上六,过分节制,令人苦痛,有凶险,但是悔恨还是会消失。
《象传》说:“过分节制,令人苦痛,有凶险”,这说明上六处于节制之道的穷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