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一寸秋光无限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微信公众号,ID:暮春的紫罗兰,文责自负】

图片来自暮春的紫罗兰

已是霜降节气,走进最后的秋天了。回程后,在晴好的上午,走出去又赏了一场秋。

虽依然秋高气爽,可挡不住的飘零,挡不住的秋意深浓。叶子落了满地。

这一年我的城的秋天,我是看了个够,一场又一场地,生怕与之擦肩了。它的华丽与盛大,都定格在了我的镜头中,留在了我的心中。不辜负了每一季。

几天前去京城办事,又去了北坞公园,门口稻谷粒晒了满地。晒稻的工人说,这米是特供的,市面上根本买不到,一点化肥也不上,纯绿色的有机米。我蹲下来抓了一些稻粒,连同这秋日的饱满,一同揣进了衣兜里。

走进去公园里,大多数的稻子还没有收割,大片大片的稻田入了我的眼。

图片来自暮春的紫罗兰

它们成熟了,谦卑地低下了沉甸甸的头,有的匍匐在了地上,显然再强劲的秋风,也吹不动它们了。

这里有最饱满丰盈的秋天。在春天里播了种,秋天里是要收成的。

一次来北坞公园,是在五月,那时工人们正在水田里插秧,空气中泛起一阵阵的泥土气息。

回程后我一直在惦记着它们的成长。从插秧到成熟,仿佛是没过多久的事。可想想,已是小半年过去了,感觉时间好不经用。

公园很大,我沿着稻田步行了一圈,又骑了小黄车,从很远处走了一圈。秋日的美景尽收眼底,玉兰叶也开始落了,落在了还绿着的草地上,一幅美画卷。

还有一些很美的秋日景观树,色彩纷呈,因被围了起来无法靠近,我远远地拍下了它们。

有叫不上名的小红果晶莹剔透地挂满了枝头,我不识得它们,查了查,说叫金银忍冬。小家伙们,真美到我了。

我沿着湖走了走,荷凋败了,眼前看到的是满池残荷,上月在北海看到的莲蓬也不见了。它们的风华已去,这一年的使命完成了。

好在四季可以轮回,来年它们又可以尽显生机了。不像我们的人生,只是一条单行道,一条道地从年少到老迈,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走下去。

京城银杏树的叶子又黄了。我的城只有胡杨和红枫,银杏树不见。我很喜欢银杏树,来京城又饱览了一场银杏黄。

片片叶子随着秋风飞落,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是它们最完美的终极归宿。

赏秋也得走出去野外的大自然。上周我们去乡村参观,中途有美秋色,部长让我们停下来赏秋。看到的是和公园里全然不同的秋色,是一眼望不穿的秋。

野外的秋更加壮美和辽阔,也多了几分苍凉和豪迈。

季节恒而守信,总会如期来。年年岁岁景相同,可岁岁年年,赏景的人随着时空的不同,心境会全然不同。见景有时会生了想念的心,不由地想起故人,往事一幕幕从心头掠过。

身在秋天,你是否也会想起途经的每一个秋天,以及每一个秋天里遇见的人和发生的事?

过去北方的秋天,家家户户要储存秋菜。每年的秋天,菜市场的规模,也是一年里最大的,一般会设在郊外。车如流水马如龙,热闹非凡,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满溢。有人的地方,会让秋天更加鲜活生动起来。菜市场也是秋天里一道靓丽绝美的风景。

白菜要腌制,大葱备了冬天里要栽活了吃,红、黄萝卜备了做饺子馅用,各种咸菜也是要腌制的。等一切备齐了,整个冬天的吃食有了,满满的安全感也就有了。

现在和之前不同,冬天里超市的菜品很丰足,随时可以买得到,又新鲜,但人们还是要储备一些秋菜的,这也是一种仪式感。再说,当地农民田里种出的菜品,更加健康和温暖人的腹胃,更加抚慰和贴近人的心。仿佛只有备了秋菜,这个秋天才真正来过。

我因家里人口少,老人已去,孩子在外地工作,哥哥姐姐们也都不在这座城,侄子、侄女们也都在外地工作生活。只两个人也吃不了多少东西,这几年也不备秋菜了。但也一定要到菜市场走走,走出去接接地气。很喜欢人口多的家庭,很怀念父母在时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的温暖场景。

越来越感觉,有人才是最大的财富,才有鲜活的生活,日子才生动饱满。

回程后,家里已送了很好的暖气,嘿,热力公司今年挺给力的。午后坐在客厅的高几前读书,阳光洒了满屋,又有暖气加持,燥热难耐无心阅读,于是起身打开了家里所有屋的前后窗户。现在天还没有凉,可等到寒冬里大雪封了门时,这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个尘世间所有的风寒,统统与暖融融的家里的人无关。这也正是北方冬天里让人羡慕的好。

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冬了,准备过一个美美的冬天吧。


图片来自暮春的紫罗兰

图片来自暮春的紫罗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