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
12月11日,薇娅一反常态,在社交媒体晒出老公海峰辅导女儿写作业的视频,引起网友热议。
短短1分钟不到的视频,让人忍俊不禁,颇有共鸣。但其实从女儿还能认真怼爸爸这个动作看来,薇娅女儿和父母的关系真的挺好的,这其实还不算真的崩溃。
还记得因辅导孩子做作业被送到医院抢救的湖南夏先生么,本身就有高血压病史,辅导孩子写作业后,出现了持续性头疼,后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出血。
还有前段时间的热搜,喜剧笑星岳云鹏曾公开在网上发招聘,想找人辅导女儿做作业,阅读量接近3亿。
所以怪不得网友发出感叹:在辅导作业这件事情上,全国人民正是惊人的一致啊,都是“一做作业鸡飞狗跳,没有作业就母慈子孝”。
但这只是我们看到的冰山一角,但很多时候作为家长,在孩子的作业问题上,可能会是一场恶性循环。
01 作业问题引发的,可能是一次恶性循环
可能有时候父母自己工作很忙,回家还要面对孩子的作业,如果这个时候老师再告诉你,孩子这次又没考好,做父母的要好好注意,很可能会激发更坏的后果。
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引发接连的反应:
1、老师关注结果
首先老师他只关注了结果,他会直接询问父母或者是直接会质问为什么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下降这么厉害,这其实已经在转移真正学习的重点了。
2、情绪化的父母
老师只关注结果,导致家长也会因为情绪去关注结果。
其实质问家长的背后,虽然老师也是出于担心,但更多也有对家长不信任的一面,他不相信家长会很好地去支持到孩子,不相信孩子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或者是不相信孩子会有其他的原因没有做好。
所以老师这种不信任也通过情绪传递给家长。
3、更加崩溃的孩子
但是如果我们家长这时候没有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就会原封不动地把这些负面的东西给到孩子。
最终的结果,家长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会对学习更加没有信心。这样一个循环中,作为家长应该做一道护城河,帮孩子去切断循环。
家长应该真正地关注到孩子,帮孩子去塑造,或者是帮他找到学习的真正的乐趣,而不是只关注结果。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孩子的作业问题,更应该关注孩子面对学习时的态度,而如果能从态度上让孩子“爱上学习”,其实是比简单的辅导1道题更管用的。
02 帮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其实这就像达达老师在《家庭教育共读会》中提到的一样,让孩子爱是学习,最主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乐趣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学习本身,它是获得新知的这种本身它是有乐趣的。
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对这个世界,对不知道的东西都是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的。
前段时间一则小视频让广大网友直呼羡慕,纷纷感叹,如果有这样的老师,何愁自己不爱学习。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会很好奇。
其实这也是孩子们为什么特别愿意在户外去玩,其实他们就是在探索这种不知道的过程当中,他能够获得一个新鲜的知识,他就能产生一种快乐感,就是这个快乐就会让他不停的去探索,不停的去学习。所以这个是一个天然的,本来可以获得的一个快乐。
第二个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价值感和贡献感,从内心里认可,我学到的这个东西是有用的。
就像上面这位老师的例子,空气的浮力,不再简单的是书上一个冷冰冰的公式。即使后来可能学生们不再记得公式,也一定会记得悬浮的飞机。
其实学习的乐趣不止如此,记得在一次光昭亮《自然教育》课堂中,孩子们分组找自然界中能够吹起泡泡的材料。
在结束的时候,虽然有一个孩子两手空空,但却大方地分享了他自己的感悟。
虽然自己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但小组的其他同伴帮助了他,把自己的材料分给了他,从而让他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被帮助的快乐,在团队中的价值。
一个9岁的孩子,能够通过1次活动领悟到如此深刻的人生道理,这一定会让他受益终生。因为他找到的不只是个人面对问题的勇气,还有为他人做贡献的乐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
其实很多时候父母更需要做的其实是相信孩子自身具有的智慧。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同样没有完美的孩子,作为父母,我们要试着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陪他找到学习的乐趣,从内心找到学习的意义,这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点亮自己、照亮他人、爱的教育就是未来
欢迎 关注� 和我一起关注家庭教育,助力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