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8岁,是时候告诉自己:
我已经快30岁了,别再羡慕别人的精彩生活了,关上微博和微信,把手机收起来,拿出点时间用来学习、出行和健身。别再沦为网络生活中的看客,永远都只是为别人点赞。
是时候创造我自己精彩的生活了,让别人为自己点赞,然后一直,酷下去。
一、职场上有没有铁饭碗?
你倘若不试着去学习职场新技能,
去努力做些改变,
那么你终究还是老样子。
我认识一个忘年交,他之前在微软工作。那时候能够进微软真是精英,天之骄子,感觉一辈子都不用愁了,工资高福利好,稳定的就像铁饭碗。
没成想,微软也有不行的一天。
他们刚好赶上第一批裁员,很多都是高级开发工程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被裁的时候专业技能只能做手头的哪些事,开发语言也只会C#,被迫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我这位忘年交却在微软工作的时候自学了其他各种技术,比如JAVA,Android。面对突如其来的裁员,因为他有着微软高级工程师的头衔以及自学的能力和技能,他还是顺利去到一家200人左右的科技公司担任起CTO,而他的其他同事就没那么幸运啦。我后面和他聊过几次了解到,他有几个之前在微软的同事跑到他们公司去做普通开发工程师,待遇不及他的五分之一,他们之前在微软可是差不多的待遇啊。
其实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很多同学在一家公司吃着老本,无限重复地干着“我能干的工作”,从不尝试着去干“我不能”或“我很难做到”的工作。
二、周而复始地定目标,却又总是做不到
周而复始地立目标,周而复始地放弃坚持目标。
你是否也是这样:
痛下决心,今晚开始,就不再熬夜,可过了没几天,又旧病重演。
热血沸腾地说,从明天起,开始早起健身,结果坚持了不到两周,就默默地搁浅了计划。
看了一本书、听了一场演讲或者看了一篇励志故事,于是脑洞大开,决定改变,顺手发了一条朋友圈:努力遇见一个更美好的自己,结果到最后,只看见一个更狗血的自己。
明明很想要,却偏偏做不到坚持。周而复始地定目标,却又总是做不到。于是连自己都不愿意再定目标。
三、目标如何才能实现?
你立志的目标越多,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低。
把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很容易实现的小目标,你达成目标的机率也就会变高。
我在刚刚做上技术负责人时,我就设想要成为一个集架构师、DBA和CTO于一身的人。于是我就定下了一系列计划:考PMP,考Oracle的DBA认证,每周至少写2篇管理感悟文章等。坚持了两周,最后陷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起另一件事,然后忍不住去做另一件事,做另一件事的时候又想着之前的事”的困境,如此反复。
最后一事无成。典型的没有一心二用的能力,却总干着三心二意的事。
1、你立志的目标越多,你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低。
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装满蜜蜂的沙滩球,数百种不同的力量让我们前往不同的方向。人们绝不会专心于一件事,我们总是想去完成所有事情。我们想去锻炼的同时又想去学新技术,又想出去和朋友吃烧烤。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些不受约束的欲望,总在把这个球推向他们想要的方向。但是通常来说,那个球哪也去不了。
这是大多数人度过人生的方式,这些欲望在无休止地冲突,我们永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结果就是我们没有能力去战胜面对的困难。
想象一下,假如20年以前,你是一个同时有开创google,facebook,amazon企业想法的天才。你刚刚有了上个世纪三个最佳的商业想法,如果你开办了其中一家,你现在身价就是数十亿美元了。但如果你决定同时开创这三家企业,你绝对会毫无结果,默默无名。太多目标在一起,就会相互抵消了。这也是为什么一群由聪明人组成的委员会被叫做傻瓜,领导力不是按人数来计算的。你想去越多的方向,你前行的距离就会越短。
偏执狂只专注于一个目标,这大概是最终成功的策略吧。这是一个从每个成功人士身上都能发现的一个模式,无论爱迪生还是爱因斯坦。当你能连续地专注于一个目标时,你的成就就能取得它们理论上的极限。大多数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潜能多少而失败,而是因为把他们的潜能都分散在太多的方向了。
专注于一个方向却是一个最快能确保你成功的方式。
在三个方面设立目标,为你生活的不同方面列三个清单:工作、家庭和身体。每份清单都只设立一个目标,如果你想要添加更多目标,你必须知道目标越多,实现的可能性却越小。同时也要小心你的虚妄之想,你的一些想法,虽然看起来都是很美妙,很伟大,很值得你进行各种YY,但它们有时却都是致命的。记住,每增加一个目标,都会减缓你完成原定目标的速度。
如果你想要有力量追求你的梦想,你必须拒绝更多的目标。这并不容易,但至少对你来说,你知道要付出的代价。
2、把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很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一个大的目标在人们看来总是那么遥远,很多人甚至望而却步,其实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成功正是一个化整为零、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坦途。比如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容易颓废,觉得任务太难了完不成,于是产生了焦虑心理,只好选择暂时逃避,明天再做吧。明日复明日,一拖再拖;而一旦把任务分成比较容易的小块,化整为零,降低任务难度,推迟自己要放弃的心态,则每天能完成更多的任务。
俞敏洪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烂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顺手捡起带回家。久而久之,俞家的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俞敏洪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狭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更加拥挤不堪。直到有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俞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对于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是问题的俞家,造房子简直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大目标,而俞父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四、你走的路是正确的吗?
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很多时候,选择是否正确,除了考虑“看看我将要去哪里旅游”(见我的另一篇文章)这样的问题,我们其实很难说判断清楚当下的选择是否正确。
如果别人的建议有用的话,那么当大家都认为正确的时候,这条路未必就有去做的必要;而当大家都认为错误的时候,探索性的走法又太累太难熬。
如果决定走这条路需要5颗星的话,那么我觉得应该这样去考虑:1颗星来自别人的建议(正向or反向思考),2颗星来自自己的判断,2颗星来自于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奋斗,努力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谢谢你的阅读,愿你我的选择真正变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