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门课的名称是「智能仪器数据采集」,其实就是「传感器的简单应用」。在本课程中,我学到了使用简单的传感器,配合LabView进行简单的编程,从而测得相关物理量并对仪器进行标定。经过两学期的学习,我对以LabView为首的图形化编程语言有了一个初步的入门了解,相信假如以后从事科研工作需要用到市面上买不到的传感器时,我自己也可以通过购置基础的传感器自行编程搭建出需要的简单仪器。此外,还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虽然只是简单地拧一拧一字改锥,但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为零的废物来说已是很大的锻炼。
本课程已经设计得相当有用且有趣,但仍有许多改进空间:
- 进一步提升课程指导书完成度,使教材在体系上更加完整。移除课程指导书前半部分一些不必要的编程教学,使教授内容尽可能与应用内容贴近。
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对物理思想的深入理解以及和实验的联系上,尽可能在实验讲义中加入实验相关物理原理的讲解,使课程内容与专业之前所学必修课程有一定关联。
提升课程的实际应用性,通过多种方式讲解传感器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的诸多实例,由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传感器这一基础实验仪器的理解及对科研工作的了解。
提升每个实验在形式上的复杂度,尽可能与之前学习的编程知识关联,做出更有内容的有趣程序,而不只是在电路搭建完毕后进行单一的测电压-标定工作。相反地,我认为电路搭建部分不应为难学生,本课程的特色正在于轻松而自由地设计程序(图形化编程语言的特点),在程序设计上设置难点将更符合本课程初衷。
教授本课程的孙明明老师非常优秀,性格活泼开朗,讲课风格幽默风趣,勤勤恳恳地为同学们进行针对化的辅导,不厌其烦地为我们指出程序和电路连接上的低级错误,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额外的学习内容以及展示个人成果的机会。孙老师是我上了两年大学难得见到的正常老师(就是身上烟味很重,吸烟有害健康,希望他能戒烟)。尽管学习的时间不足十天,但每天学习的内容都很充实。应该说,这门课是我上了两年大学难得见到的认真上了的有用又有趣的课程。
希望学校能够再拨一笔经费,买之前因为钱不够而放弃的那种2100块钱的数据采集卡,这样,未来的同学们就能在本课程中学习更多的内容了。
2016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