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读书会第四次活动报道
鸿瑛形容波波:又快又好。
其实,我知道,真没有所谓“又快又好”的特异功能,“又快又好”的背后,是更舍得为他人花费时间而已。所以,波波,向你致敬。
下面,所有的文字,出自波波。所有的图片,出自波波的公众号“遇见也”。李大菠萝负责转发,然后,把这么好的波波,狠狠地安利给大家。
当“安仁”遇见“纯真”
图、文:邹克波
时间:20171216
地点:南星小学南星书苑
主题:做一个纯真的教师
主人:我们爱的毕老师和爱毕老师的我们和毕老师爱的我们
世间一切,皆为遇见。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当“安仁”遇见“纯真”,就有了那个夜晚。
2017年12月16日,三个多小时一晃而过,四十多张带着笑或泪的脸庞,几百多张记录着暖意的照片……
那一夜,我们为安仁而来,我们为纯真而来。
一群人,捧着一本书,为了一个梦,从无锡的各个方向聚拢来,在南星书苑成为星光点点,散发温暖无限。
安仁读书会第四期——做一个纯真的教师,为一个人——
他叫毕小伟。
毕小伟,他是谁?
毕小伟,男,1968年生,无锡师范毕业,任教于无锡硕放实验小学。
多年来,他在《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等各级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类文章百余篇,被评为 “2014年度全国课改杰出教师”,无锡市名教师。
2010年起,毕小伟老师担任新区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致力于“毕小伟名师工作室”团队的建设。这一支草根团队,在近五年的时间里,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封面人物,凝聚起一批热爱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年轻人。
201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专著《做一个纯真的教师》,并用此书为他的一生作注。
他做过校长,做过工会主席,但我们都亲切地叫他毕老师,工作室的弟子们更是亲昵地叫他“毕老爷”。
时光飞逝,转瞬天地。
且听流年数时光,且让回忆暖心房。
听一听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心声:
优雅诗意的春雨姐姐说“一千多个日子结伴而行,那是一种无言的美丽。它在命运里烧成灰烬,却在记忆中拔节生根。”
是呀,人生的意义不是渡过了多少个日子,而是记住了多少个日子。
“他给了我一个家,这个家充满太湖水般的温情,弥漫着柔软的温馨”团队里最糯的男生诺诺如是说。吾心安处便是家,毕老师让一个曾经潇洒不羁的大男孩安定于教,潜心于教,如今执着于教,成就于教。
毕老师善于“激励”人。当工作室的成员上课后,毕老师总是悄悄地当着万千网友的“面”表扬、鼓励、希冀。那些话语成了他们生长的力量。如今已是校长的王晓华老师告诉我们,记忆中的青涩,已成为成长的勇气和土壤。就是那“每天五个一”的自我成长方法引领着她走到了今天。
每天诵读一篇文学作品赏析——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每天研读一篇教学论文——时刻把握教改方向;
每天评读一个名师案例——丰富课堂教学智慧;
每天撰写一篇教学日志——养成教学反思习惯;
每天临摹一页毛笔字——写字示范,潜移默化学生。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就揣着“五个一”上路吧!
毕老师的故事,讲上个三天三夜,也许也只是个开始而已。
然而,他留下的绝不仅仅的供回忆取暖的故事,还有他渗透于点滴教学生活的教育思想,流淌于笔端纸上的生活哲思。
他的《第一个教师节》,一个布包的故事受用终生;他在读书、练字、写文、打球的寻常生活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他《拒绝平庸》,生在浮世,心有坚守;他的《孩子们都长大了》还一声声地叫着“老师,老师……”,他《总有一种期待》,和孩子们一起快乐的生活……
读着毕老师文章的老师们,有的甚至没有见过他一面,没有听过他一节课,但那些文字里流露的温润已经柔软了每个人的心,在他们的声音里化作丝丝春雨,无声无息,自有力量。
纯净的心灵滋养纯真的梦想,纯真的梦想开出纯美的花朵。
作家巴金先生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到“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我觉得,毕老师的生命已经开花,结果,在小学语文教育的园地里,在他教过的孩子们的心里,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三个多小时,我们笑着笑着就流泪了,眼泪流着流着又笑了,仿佛从孩子成长为大人,又从大人退回到孩提,率性而真诚,只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纯真的人,都有一个纯真的梦。
一本书,放在膝上;
一个人,装进心里;
一段时光,刻在生命里;
一份情怀,交融在灵魂里。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这个夜晚的相聚,不是缅怀,不是追思,不要伤感,不要哭泣,我们只是在对话,在汇报,在讲给他听,因为他一直在一直在,从未离开过。
当“安仁”遇见“纯真”,哪里还需要什么更好的世界,这便是!
无论是一团火,还是满天星,让我们释放自己的光芒,安放仁爱之心,怀揣纯真,向着明天,一起再出发!
未来
我们还会
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