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每项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比如,走路,使用筷子,骑自行车,拼音打字,游泳,英语阅读,开车等等。
还记得小学五年级学骑自行车的经历。当时家里是带梁的二八式自行车。
一开始,一只脚踩在脚蹬上,另一只脚在地上用力一蹬,如能双脚离地,双手把握好方向,前行一段距离,已经很成功了。但是,为了给车子持续动力,每当把脚套进车梁内蹬时,车子就失去了平衡,连人带车倒了下来。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不断一只脚从车梁内套进去,蹬两下,车把左右抖动,倒下,再起来重新开始。反复练习,终于眼睛和脚终于和解,保证了车子方向和动力协调进行。
这算我人生第一次有意识地获得的第一项技能。而这项技能我花了一个暑假才入的门,日后的实践中才逐渐完善,最终不仅代了自己地步,而且还捎上了人。
对于技能的学习,李笑来老师说过没有速成的办法。但可以快速入门,这需要掌握最少基本知识。然后加以训练,就可以获得这项技能。
另一项,对我现在工作很有用处的技能,就是在键盘上盲打字。
记得那是中考结束后的暑假,计算机刚刚在我们县城热门起来。我报了一个基础班,一天两节课,理论课和上机课。理论上,老师教会我们打字指法,也就是哪个指头管哪个键。第二天,到那里就是练习打字,按屏幕上拼音文章,一个个给打出来。一开始,看一下屏幕,再看一下键盘。慢慢地,不用看键盘,但字母信号从大脑传过来,手指犹豫不决,戳下去不知对错。错了,看下键盘,重新再来。就这样,不断练习,终于不再用看键盘,手指在键盘上"飞檐走壁"。
盲打这项技能的获得我也是花了一个暑假,30天左右。其中理论课上学到的指法,应该算是入门的最少基本知识。
我这两项技能的获得,基本说明了笑来老师所说的技能的获得都是一个由笨拙到熟练的过程。其中两项必要因素包括最少入门基本知识和必不可少的练习。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似乎获得新技能的数量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慢。而对于某项技能的习得,人们似乎更愿意承认自己在某方面的天赋,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入门时比较顺利,获得周围人肯定后的自豪感,强化了自己有这方面天赋的感觉,让获得这项技能所需地单调的练习,显得并没有那么枯燥。
反过来,某种意义上,我们没有获得某项技能或者说许多半途而废的技能,很可能就是因为入门阶段不顺利,没能获得别人的肯定,这种挫败感,强化了自己不是这块料的感觉,让获得这项技能所需要的必要练习显得漫长难熬,最终放弃很多成长的机会。
就像笑来老师说的:
中途放弃的原因是,自己做的事情不够显摆的时候,或者可能鄙视,就马上不做了,有的时候进步对他们来说根本不重要,对他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