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四年让我有重读《红楼梦》的机会,而且是和大家一起重读红楼梦,那个生命的领悟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谢谢大家。”听完这句话,我轻轻的摘下耳机,闭上双眼,再一次细细回味这个陪伴了我近一年的声音。谢谢这个声音陪我第一次这么近的接近《红楼梦》。
一年前,同事推荐了一个APP给我,听书宝,同时推荐了一个有声读物给我《蒋勋-细说红楼梦》。对《红楼梦》我本没有多大的兴趣,中国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西游记》,超越现实,读起来没有现实的沉重,所以读过几遍,其他两本也算是看过一遍,唯独《红楼梦》是从来没有看过,连各年代拍的电视剧都不曾从头到尾看过,问我为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好像就是不喜欢,本能的排斥,可能是里面的人物大多结局不好吧,而我讨厌悲剧,虽说悲剧才能打动人,才能流传于世,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但同事在介绍这个有声读物的时候说,你就把它当晚上的催眠曲来听,而且作者本身的经历,在解读《红楼梦》时添加了他自己独特的理解,比如直接打动我的一个点是:蒋勋说,中国建筑的建造完成不仅仅是建筑形式上的完成,更要从文学意义上来完成。如何才是从文学意义上来完成呢,那就是给这个建筑命名。比如,这间房,叫“听雨轩”,这座亭,叫“忘忧亭”,只有取了名字以后,这个建筑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有意见,而且我觉得也确实是如此。因此就有了兴趣去听这位先生细说红楼梦了。下载了听书宝这个APP,同时搜索《蒋勋-细说红楼梦》。一搜索,发现一共是80回,每一回分成上下两场即有两个音频文件,每一个文件都有1小时15分钟左右,因此听完这80回、160个文件,至少需要180个小时,7.5天。看着长长的文件列表,感觉任务好庞大哦。管他呢,先听起来再说。利用什么时候听呢?
主要两个时间:
1、上下班的路上听。上下班时间加起来,可以用来听的时间是1.5小时。
2、晚上或是周末在家做饭做家务时,把声音放出来,当背景音乐听。
中途生孩子,坐月子,被严禁碰手机等电子类产品,没有听,产假期间,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而且因为睡不好觉,也没有时间听。
恢复上班后,又开始利用上下班的时候听。有时候听得迷迷糊糊的,也没有关系,我觉得并不需要把每个字都听进去,只要欣赏整体的就可以了。
终于,历经大半年,终于把这160个音频文件听完了,花了近200个小时,因为中途觉得有些部分有意思的,就再去听一遍。
听完所有文件的那一刹那,首先是如释重负,其次是成就感,终于利用现在常说的碎片化时间,完成了一件需要坚持的事。以前在上下班途中也听过英语,也曾下载了TED的演讲在手机上看,总是三天打鱼两三天晒网的,常常让自己有挫败感和没有完成目标的羞耻感。这次虽然经历的时间有点长,但总算是坚持下来,听完了一部长篇小说,对我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突破,是一次成功。
现在来谈谈我的“听”后心得。
关于蒋勋:
因为听他“说”书嘛,总得要了解一下这个人,就上网搜索了一下他的信息,了解作者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以及他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同时还可以通过他的轨迹来扩展我们的信息圈,也许从中又可以找到我感兴趣的地方,再次走进一个新的世界,比如,从蒋勋的介绍中,看到美术史,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美术也是有历史的,寻着这个线索去研究,也许还说不上研究,只能说是搜索,但是又打开了一个天空,给自己增加了新的知识领域,而这个领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关于红楼梦:
蒋勋的红楼梦世界是青春的王国,是小孩子的游戏世界,因为他本身是美学方面的专家,所以他特别关注红楼梦中的服装、建筑、饮食、文学等方面的美,进行了展开及联想,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听红楼梦,还在听美学百科。听完之后的结果是,买了套纸质版的《红楼梦》回来,准备好好的细细地读一读。
关于读书:
现在网上、各种群里有各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和工具,但是听完这个小说,我发现,书也要分类来读。
有的书甚至只需要看看目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即可。有些书可快速翻完全书,若有兴趣的再慢读一下即可。但真正的好书必须是要慢慢读,细细读的。由此我想到另一件事,我反对给孩子出版儿童版、浓缩版的世界名著。这些书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不仅仅在我们常说的有故事内容,有主题思想,还有其中美妙的文字,优美的描述,那些细细读来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美的熏陶,是需要细细去品味的。《红楼梦》就属于需要细细读而不仅仅是看的书。
最后,小小抱怨一下,不知道蒋勋老师会不会听到,蒋勋老师讲师话有些啰嗦,同一件事,同一句话,同一个场景,甚至同一个观点,对同一个人的描述,总是反复出现,重复最多的,可能有五六十次之多,当听到这些重复的内容时,我总得打起十二分的耐心才行。
接下来,我将寻找一个新的目标,再完成一个200小时的“耳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