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读书的人,无所可思,无所可言。”
—— 约翰逊博士写给斯莱尔夫人
毛姆在文学评论中这样写道:我推荐你们读《红字》(如果已经读过,那可以再读一遍),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因其精美又让人过目不忘的辞藻。
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我放下正在读的《神曲》,一头扎进《红字》中去寻找精致美句。历时近四个小时,读完这本小说。虽然对这本小说的评价还好,但个人认为这本小说中的辞藻远没有毛姆评价的那么夸张。
小说的思想性不及黑塞的《玻璃球游戏》;人物内心活动的剖析不及《摆渡人》;就毛姆最推崇的语言来说,这本小说中的语言远不及《人间食粮》语言的意境美。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见。摘录书中一些个人比较喜欢的句子,相信您自有自己的判断。
女人不断反抗,动作中既显示出与生俱来的尊严,也透着倔强的性格,直到门槛边才放弃挣扎,仿佛自觉自愿似的走出牢门。她抱着一个孩子,约莫三个月大,正扑闪着眼睛,转开小脸,躲避强烈的阳光。在这之前,孩子双眼所熟悉的,只是幽暗的地牢,或者其他昏沉沉的牢房。
那些认识她的人本以为,她遭此大难会黯然憔悴,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光彩照人,就连笼罩着她的不幸和耻辱都变成了耀眼的光环。不过,敏感的观察者或许会发现,她的外表之下隐藏着微妙的痛苦。
当时牢门与市场相距并不远,但犯人却觉得似乎走了很长一段路。虽然她表面上高傲,但这群争相目睹她受辱的民众的每一步,或许都让她痛苦万分,仿佛她的心被扔到了街上,任由众人唾弃践踏。然而,我们在承受苦难的时候,往往并不知道那有多么痛苦,直到事后才会感到痛彻心扉的苦楚。这是我们人性中令人惊叹的一部分,也是上帝对我们的怜悯。
起初他的目光是漫不经心的,让人觉得此人习惯于沉浸在内心世界里,外部事物对他而言毫无价值,无关紧要,除非与他的思想有关。然而,他的目光很快变得专注而锐利。痛苦和恐惧盘绕在他的脸上,仿佛一条快速爬行的蛇,稍一停留便蜷缩起来,让人看得一清二楚。一种强烈的情绪令他的脸黑了下来,但他立刻用意念控制住,所以除了一刹那的反常外,他的整个表情可以说镇定无比。片刻之后,他脸上的抽搐也平息下来,最终潜入了他的内心深处。
毛姆这样评价作者的语言:
霍桑拥有敏锐的乐感和卓越的技巧,能造出精妙动听的句子。他有本领写一句长达半页,从句连连的句子,念起来铿锵有力,节奏均衡,如水晶般清脆。他的文字富丽堂皇而繁复多变。他的散文有着哥特式挂毯般素净的繁复,但却不见浮夸与单调。他的隐喻总是意味深长,直喻则贴切恰当,用词也契合意境。
我们认为好的东西,正是自己努力要追求的。小说中细腻独到的细节描写,在毛姆的作品中也常能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