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都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时,朋友更关心你飞得累不累
——朋友就是在你犯下不可原谅的错误时仍站在你身边的笨蛋。
在单身的时间里,我写过很多的鸡汤,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我的朋友。
文章里,他们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小ABC甲乙丙丁,或者我还会时不时称他们为某个同学,闺蜜,朋友,然后把他们的性格和事迹做不同的匹配,去论证我文章里的各种观点。
我知道这样子其实不太好,因为我怕他们对号入座之后,惊呼:小鱼,你怎么把我写成这样子。但是,事实证明,能被我写进文章里的那些ABC甲乙丙丁,他们冥冥之中就是和我存在着某种默契,他们知道我写文的初衷和全部心事,也从来没有质疑过。每次只要我把文转到朋友圈上,他们总会第一个点赞,或者在下面评论我的写作,在公众号里等不到我周更的时候,会私信我为什么不写了,他们喜欢我的文字,就像我对他们的喜欢那样,隔着屏幕都是满满的爱的支持。
走出校园之后,我觉得,只身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有群这样的好朋友并肩同行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关键是,她待你情同手足,在一座城市里还将你悬挂在心上,把你列入她的日常表里。
我有个闺蜜,每两周就会给我打一次电话或者微信视频。去香港旅游的时候总不忘要给我带多一份面膜,去逛淘宝看到我喜欢的款式总会习惯性把链接转给我……
有个朋友,他每个月固定都会以各种方式来“骚扰”我一次,不是请我吃饭就是带我去参加各种高大上的分享会,一旦听说我要去拜访她家,二话不说就左手敲一个鸡蛋,右手撒一把面粉,开始捣鼓起她的自制饼干和蛋挞,说什么都要给我试试。
而事实上,尽管共享一片城市的蓝天,我们却常常相隔几个地铁站甚至几个区的距离,生活和工作也基本上没什么交集,一旦遇上最忙碌的星期,整个人都跟地铁里的低头族没差,不是在查阅邮件,就是call客户的路上,甚至会直接忽略他们的留言和消息。
可是,他们好像从来没有追问过甚至埋怨过一句,怎么忙着赚钱忘了,怎么还不回之类的话。
有次,闲来没事在翻阅未读的微信时,竟然发现原来闺密几个星期前连续几次约过我看电影逛街,而我当时一搁置,至今都忘了回。
那天刚好碰上妇女节公司提早半天下班,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后我立马就飞奔闺密家,想好好当面道歉解释下,结果闺密知道我要来,专门推掉和男票约会,一个人去菜市场拎着大袋小袋菜和肉,做我最爱的玉米萝卜汤和花生猪脚,光看着她在厨房叮叮咚咚忙里忙外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身边可以拥有这样的幸福。
所以现在,只要一想到一周工作完就可以和喜欢的朋友聊天聚会,周一到周五天天打了鸡血一样满怀期待。
自从走出校园之后,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来过你的世界,观望你的人生路,翻过你的生活路牌。总有人不喜欢你,他们一笑而过,可也有人情有独钟,愿意留个位置将你安放进他的世界里。有些缘分,是各种机缘巧合的组成结果,出场顺序和方式都很重要。
记得刚进高中那会讲台第一排坐了一个很漂亮的女生,她就像自带光环系统,把我迷得不要不要的,当时作为颜控的我而言,心想如果真的能够和她成为好朋友,那该有多好。结果,高三那年,我们阴差阳错成为了最好的同桌,直到现在,我们依旧如胶似漆。
而也有那些信誓旦旦说要做一辈子姐妹的,还没过一两年全都散成了诗和远方。那些陌生人加微信加扣扣时好感爆棚,结果约了几次后还不是沉在朋友圈里成了迷,很多记得常联系的话不过也是说说而已。岁月淘去沙后,褪去杂质后,剩下的都是珍珠,弥足珍贵。
这些美好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有校园时期一起长大的伙伴,有工作时期的同事,还有因为兴趣相投而偶然认识的人。
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名字,叫做摆渡者。
他们就像情感电台,24小时在线倾听你的感情生活。
他们就像永不过期的饭票,好像他们的那餐最好的饭菜就是为你准备的。
他们更像是生命中一滴催熟剂,叫你成长,陪伴你渡过每段艰难岁月,然后看你羽翼渐满,在底下看你飞翔,去遇见下一个摆渡人。
在单身的时候,他们就像永不分手的恋人。
互相扯过头发吵架,彼此挖苦吐槽互损,却还是要一起挤一张床,失落的时候你抬头就能看见她的拥抱,孤独的时候彼此微信聊天未完待续,她懂你的软肋,你懂她所有的执拗。
一切不过为了成为更好的彼此。
今晚,和同事逛街的时候,她妈妈来了个电话,我听到她电话头里说,我和小鱼在一起呢。
我不觉好奇,问她,我好像没去你家也,你妈妈知道小鱼是谁吗?
她放下电话,特别兴奋地回应,当然啊,我经常跟我妈说起你的事情。
我妈说,你有空一定要来我家玩,如果不嫌远,可以一起来打火锅包饺子。
原来有种爱,也叫你妈也把我放心上。
原来我们,也曾是安生七月。
论行走在异地城市,有个特别爱你的朋友是什么体验?
就好像房子无故涨租,你还能站起来指着房东的鼻子骂,坑爹,老娘再也不住了!然后撸起袖子叮叮咚咚把全部家当搬到闺密家。因为你知道,那就是心安之处。
愿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可以给足你一个享受单身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