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与思考是为了更好地实践与感悟,行与思是践与悟的前提,而践与悟是行且思的结果。
上篇 践
昨天给孩子们上了速度,时间,路程关系后,一直感觉孩子们似有困惑,却又无法言表,于是,在深入反思并听取专家意见以后,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梳理,再次与学生研讨,收到了预期效果。
上课伊始,因为速度昨天孩子已经学过了,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利用学校马上要召开秋季运动会,需要选拔运动员作为情境导入,成功重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为了突破难点,我故意只给了孩子一个信息:a同学跑步用时8秒,b同学跑步用时10秒,该选谁?大部分孩子果然掉入陷阱,纷纷喊着要选a,我不动声色,只是说:大家如果都同意,咱们就选他去。这时,一个孩子嘟囔说:我不同意,我立即请他起来说理由,他振振有词地说:那可能他用时少,但跑得也近呀,光看时间不能说明他跑得快。其他同学一听,立刻反应过来:对呀,还得知道跑的路程。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突破难点,我又故意只给了另外两个同学的路程,这次孩子们不上当了,争先恐后地说:光看路程不行,还得和时间结合起来,看他每秒跑多远,才能判断。于是,我顺势把第一次给的时间补充上路程,让孩子们做选择,孩子们顺利得出答案。接着,为了更进一步理解,我又组织孩子们对速度进行小结:说说自己的理解,还可以提醒其他同学要注意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孩子们对速度重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成功达成教学目标。
下篇 悟
课下,为了解本节课是否真正达到目标,我又采访了昨天感到困惑的部分同学,孩子们纷纷表示:今天又学一遍后,对速度理解得很清晰,再也不感觉词与意是两张皮,合不到一起了,看到孩子们清澈如水的目光,我心里也充满了欣慰。
这节课的前后两次教学经历让我体会到:只有真正读懂教材,教透教材,才能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数学世界,其实,世间万物莫不如此,只有看懂,参透,才能有所思,有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