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课是由Luke、布棉、黄有璨还有于冬琪四位发起人和一群热爱互联网产品的发烧友共同建立的一个互联网产品人和运营人的学习社区。非常适合0-3岁的产品和运营人。目前,三节课主要提供三类内容:线上课程,线下实战,微信公号文章。
我最初接触到三节课,是因一篇转自黄有璨老师公众号黄的世界的深度好文。然后在他的公众号里才发现三节课这个宝贝的。一开始,其实只是单纯的喜欢有璨老师推的文章而持续关注。也有一部分自己希望能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因素。
后来有璨老师发布了一个”缺人“的花式创意招实习生。我看到后立马进行了响应,当时立马就联想到三行情诗格式。运用横竖十字增大面积,连发三箭,以求吸引到老师的注意。为确保万无一失,我还特意略表心意,利用的原始的赞赏”提醒“了一下有燦老师。(笑)
后来终于是成功勾搭上了有燦老师,给他看了我的简历,再后来就加了微信。进行了后续的深度交流啦。
然而,坐标定位只能在北京!!!!!!
我又一次深深的感受到了机会的地域性歧视!!!(哼 叫你高中不努力点)
而现在,我就是要再一次努力,破除这个机会的地域性歧视。
所以我要远程学习三节课的方法论,用三节课的方式来分析下三节课。
好了,下面我要以我不成熟的产品运营技能简单分析下三节课
如上所说,目前,三节课主要提供三类内容:线上课程,线下实战,微信公号文章。由于我并未参加过线下实战,所以就暂且不做论述。简单讲一讲线上课程和微信公号文章吧。
在三节课的官网上,有一个作业中心的按钮。点击这个按钮,我们就可以给一些产品做评测。我在使用的时候就在想,是否可以直接拿真实的产品来做评测呢。这样,学习者可以从真实案例中学习,而三节课也可以,通过这个来赚一点评测收入嘛。然而后来,一某度,就发现全是真实案列。。。果然,姜还是三节课的辣!
三节课的线上课程在网站上不定期开放,并未直接将所有课程一次开放。我个人觉得一是基于稀缺性的考量,有助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但个人也觉得略有点不利于线上的系统性学习体验。后来再一考虑,可能是出于商业性的考量,后续也许会推出全套课程套餐,或者VIP用户可以直接系统化学习,而不用等待。
至于公众号的话,全干货+一些特定节日的娱乐互动。以优质的内容为驱动,加以话题助攻。大家现在好像都更认同于内容为王,但我却更认为是话题为王。一个话题是可以引出无数角度的内容的。这个内容群显然比单一的内容更具穿透力。比如逻辑思维运作的papi酱事件,再比如近期的英国脱欧事件。当然这些话题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也可以适当的人为制造一些话题,比如三节课愚人节做的一个入职Facebook的话题。其实这也不是我的什么创新观点,你看那些当红的明星,哪个不是有着一个一个的话题。
还有三节课是有着强烈志愿文化的,他们聚集着非常优秀的志愿者群体。我一开始想成为志愿者,然而一直都找不到入口。后来我才想明白,这志愿者应该是邀请的优秀产品或运营,要不就是参加过线下活动培训的优秀朋友。所以三节课这是要下一盘大棋啊,这是要培养一个三节课系的节奏啊。(惊)不过要是真运用联盟的方法,打造志愿者联盟,前员工联盟,也未必不能孵化出一个“三节课系”。
好了,仰慕之情就暂且抒发到这里,现在来讲讲如果我现在要在三节课,我会做些什么有意思的事。(好吧 其实就是不成熟的建议)
个人认为,可以借助直播这种形式来做低成本的拉新活动。比如现在三节课的线下活动有3.3计划,三次元,产品马拉松,我们完全可以直接直播这些过程嘛。比如产品马拉松,我们就可以做成“史上最长的“最马拉松”的产品直播”。事后还可做些剪辑精华版。又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成本,又能利用直播平台的传播性,又能创造噱头以及话题。万一某期项目被投资人看上了,真投出个大公司出来,那也是一段额外的佳话。
还有前面说的利用话题,比如高考或者说开学时,就可以做一期“大学这个”产品“的正确打开方式”,用产品的视角来解读大学。或者从运营的角度来解读,一些大学的招生。然后现在是暑假将至,完全可以做下对实习产品的分析,再稍微附一下攻略。
好了 钥匙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