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读书报告


《津轻》五星推荐

日本作家太宰治:我的文学导师太宰治,这应该是他生前最具温情的作品了吧,比我一直推崇的《女生徒》还要生动迷人,那个整天说着丧气话,在字里行间传达悲观主义的太宰老师,在自己的故乡,像个小孩子一样,故地重游,拜访旧友,去听别人讲述的自己,讲得兴起时,还能跟周围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如果他能一直在故乡待着,说不定,不会再想去自杀吧,也许吧。

《去洞庭》四星推荐

隆回作家郑小驴:我的老乡,之前就特意为他写过书评,在80后作家中,我最中意两位,一位是来自东北的双雪涛,一位是我的老乡,郑小驴,两位作家,一南一北,对应着中国的两端。

双雪涛故事下的东北,冷峻,苍茫,在重工业时代的迁徙下,众多迷茫的灵魂,徘徊在漫天雪地中找寻归宿。

郑小驴笔下的南方,扎根于地域文化,带着湘楚一带的敏感与鬼魅气质,充满着魔幻色彩,人物癫狂,故事离奇,无言控诉着这个时代。

《被占的宅子》四星推荐

拉美文学四杰之一“胡里奥·科塔萨尔”的代表作,高超的故事手艺人,每一篇都是独立的风格,在他的笔下,世界的怪异,让人目眩神迷。

《太阳石》三星推荐

墨西哥作家:奥克塔维奥·帕斯 ,诗句大多带有地域色彩,形而上学的意象,读来生涩难懂

《石川啄木诗歌集》四星半推荐

日本诗人石川啄木所著,语言干净,中文读起来可能没什么感觉,所以很期待日文读起来的感觉,会不会像《路边野餐》中贵州方言念诗的独特韵味。

《日本电影110年》四星半推荐

四方田犬彦:用电影技术变迁去讲述日本的发展历史,书的序言,也让我了解了,为什么日剧中的内心独白这么具有情绪煽动力,原来在早期无声电影的时候,日本电影就有类似解说员一样的职业,在银幕的为观众解读镜头语言,或者是演员内心活动,这也是早期电影文化遗留下来的特色。

《理解一张照片》三星半推荐

英国艺术家约翰.伯格:一张好的照片,不在于构图有多美,而是它所呈现出来的故事性及延伸感

《人类砍头小史》四星推荐

英国历史学家弗朗西斯·拉尔森:带有猎奇心理买了这本小说,却看到通篇的黑色幽默语言,所写就的欧洲医疗文化发展史。

《十一种孤独》四星推荐

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而惨淡的人生,似乎每个人都在当中找到自己的缩影。

《万物静默无声》三星推荐

波兰女诗人维斯拉瓦•辛波斯卡:据说该书作者有“诗界莫扎特”的赞誉,应该是翻译得不够好吧

《赤朽叶家族的传说》五星推荐

日本女作家樱庭一树:号称日本的“百年孤独”,不负其名,三年前就读过一次,如今再次重读,之前有些生硬地方,反而变成我最喜欢的地方,家族史诗,魔幻现实,日本华族,都在其中完美融合,虽然格局小了点(书中没有描写二战,只是简单提了几句),但是作为一个轻小说作家转型成严肃文学作家,是部合格的作品。

《鳄鱼街》五星推荐

波兰作家布鲁诺·舒尔茨:想学会用两个不同属性的词语进行意象比喻,这本书就是比喻修辞手法的进阶之书,故事没啥情节,光看它的比喻句,就值了。

《远处的拉莫》《牛蛙》四星半推荐

大陆作家胡迁:可以从中看到他自杀前的那段心境,世界迟早会被下水道涌现的粪水掩盖,臭气熏天,那应该是它原本的模样。

《无伤时代》《西北雨》《王考》台北作家童伟格

《雨》马来西亚华语作家黄锦树

《寂寞的游戏》台北作家袁哲生

《度外》台北作家黄国峻

全部五星推荐。受B站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影响,囤了这几本书,它们其实是后浪出版社的出版系列丛书,主题叫“后浪文学”,在大陆文学界青黄不接,老作家精力不足,新生作家养精蓄锐的时代,台北及亚洲华裔一代作家,早已用自己作品,为华语文学抗起一片天地。

《银河铁道之路》两星半推荐

日本诗人宫泽贤治:他应该是用积极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一大片日本民众,而不是他的诗歌。

《苍老的指甲与宵遁的猫》五星推荐

贵州作家冉万正:书名就有一种独特的意象,受《路边野餐》影响,我对巫黔文化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因此买下这本贵州文学短篇小说,第一次读觉得不以为然,时隔一年后重读,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那些朴实的笨蛋,荒诞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刻画着这片土地,在巫黔文化影响下的贵州,本身就是一座活在梦境中的神秘部落,时间凝固,景色阴郁,充满太多可以重新构造的故事语言。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四星推荐

荷兰作家伊恩·布鲁玛:比《菊与刀》更深刻透彻地解析日本文化,顺带推荐一部网综《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探究当代日本。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

《牵风记》

大陆作家徐怀中:三分之一报告文学加三分之二的乡土文学。

《主角》

大陆作家陈彦:这系列作品较为推荐的一部作品吧,但同样是陕西文学,却没有《秦腔》那番厚重

《应物兄》

大陆作家李洱:期望太高了,读到一半,就有些索然无味,不是因为八十万字我读不下去,而是,没有吸引到我,

《人世间》

梁晓声:这本书的写作模式和大框架,是我一直想要去写的类似,但是,他没有写出我想要看到内容,有些惭愧,倒不是说我能写得比他好,只是他有些浪费笔触,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该有主题的还是有概括到的。

《北上》

大陆作家徐怀中:借用豆瓣某网友的评论:阅读的过程同样也是吸引力逐渐被消耗殆尽的过程。但是作品无论是主题还是表现手法实际上和更早期的乡土文学更类似。

写历史的厚重,写人物的命运,写时代的变迁,终究要落到“归乡”的模式上。这种虚构世界,因为所承载的宏大命题实际上只是一层泛泛而谈的概念,而变得索然无味。说实话,个人很怀疑这样的创作模式在现代生活里还能引起多少共鸣......


《太古和其他的时间》

《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波兰女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讲述故事的载体无所不用,有点像《创世纪》那样,豆瓣有更好的解读,我就不在里献丑了。

《镖人1-7》五星推荐

大陆漫画家许先哲:国漫之光,超硬核,期待它在银幕上呈现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