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冷冷的冬雨,下班不想回家,和先生相约看电影《四个春天》去——在最冷的冬天,想春天了。
原来是部记录片,或者说,是导演(片中的小儿子)过年回家,拍自己在贵州山区的老家,拍爸爸妈妈的生活,可以说就是家庭的私影像。主角是他父母,其他人物是他的姐姐哥哥、亲戚邻里。
有着井字型天井的老屋,油光发亮香气扑鼻的腊肠,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边炒菜边哼歌的妈妈,父亲自己写的春联,来串门的婆婆唱的小调……”第一个春节“的开头,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便扑面而来。
故事情节很简单——四个春天,即2013——2016年四个春节。每个春节无非是两位老人准备年货,等儿女们到来,过年相聚,上山采摘、亲友往来、送别等生活碎事。看似形散,但“父母与儿女‘相聚——分离’”这一主线贯穿全片;尽管不是演员,但演片中富有生活趣、相亲相爱、乐观、坚强、豁达的父母亲形象感人至深。
这是一个很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家庭。父亲是退休教师,但他们的生活接近于当地农民——自己做腊肠、采野菜、挖草药,养蜜蜂、种菜;同时,他们又那么的多才多艺——拉小提琴、手风琴、吹笛子、唱歌,自得其乐。孩子们都在北京等地打拼,只有春节像燕子般飞回家来团聚,而他们,就如那燕子的巢,稳稳当当地等待他们一年一度的归来,然后挥手送别。
乐乐呵呵的”第一个春天“过去了,女儿因为“腰疼”没有出现。如果说,这是一个平平淡淡的”相聚——分离“,那么第二个春天,女儿的出现,让我们眼前一亮:漂亮又能歌善舞的女儿可以说是影片中最亮丽的一个角色,也让相聚增添了不少欢乐。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第三个春节里,女儿却不幸病故,令人揪心的分离让这个家笼罩在惨淡的愁云之中,爱音乐的父母失去了歌声,一年多没有碰过乐器蒙上了灰尘。老两口只能通过在女儿的坟边种花种树来寄托哀思。但在第四个春天,爸爸终于拿出一年没碰过的笛子,老两口在坟旁唱起“蓝色的海洋”圆舞曲……他们终于从分离的痛、失落的悲中走了出来。
作为导演的儿子,几乎没露过面,也不特意煽情,不强加他的观点,只是真实记录那些朴素的生活画面,让故事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展开。我想,如果换个一般的导演,可能会加很多料,可以让里面的人物都穿着齐整、打扮光鲜,音乐可以很煽情……可是,这部电影始终保持生活原本的样子,像山中的小溪,平静地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缓缓流去……
看多了虚张声势的电影,来一杯淡淡的清茶,感觉很受用,很有回味——
生活本身就是很珍贵的一笔财富,时间它能够积淀很多的东西,这是很多技巧换不来的东西。真实的人生也可以是扣人心弦的,好的纪录片比剧情片更加吸引人,更励志——人生看似无望,但又会因为希望甚至时而还会因为胜利而得到拯救。它让我们从新的角度来考量周遭的世界,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接触到了生活本身。我不由得也想随时记录自己的生活。
爱是最美的语言。影片中的爸爸妈妈,总是形影不离:妈妈为爸爸理发,爸爸为妈妈染发,你唱歌来我拉琴……尽管儿女远离,成为“空巢老人”,老两口能携手相伴,乐观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尽管生活给他们以重重的一击,但他们却以坚韧和豁达还生活以歌声!
影片中那个没有露面、始终用镜头对着父母的孩子,也让我感动。从他的镜头里,我能感受到他对父母深深的理解、爱和牵挂。这与那些眼里只有自己,心里没有父母亲人,甚至父母对自己关心、牵挂也毫不理会,只会觉得父母“烦”的熊孩子相比,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女儿的去世给这对父母带来的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在中国,做父母的,所有的心思都在子女身上,尽管儿女在远方,但只要知道儿女一切都安好,就很安慰。他们愿意为了子女的前途忍受分离之苦,最盼望的不过是过年的短暂欢聚。然而,最悲哀的事,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一生尘土里,养儿艰辛,就此绝去,子母锥心。这一生泪洗人,明话由你,细听哭咽……”这是我听过的最悲哀的歌。影片平实的记录蕴含真实而深刻的情感……原来,做孩子的,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孝啊!
儿女来了,又走了,就象他们家梁上的那窝燕子。老屋就是那个窝,那个给在远方打拼的儿女一个温暖的港湾。影片多次出现燕子归巢的呢喃给老人带来欣喜的画面,隐喻着影片“生命不息、希望永存”的循环式主题。“四个春天”这样简单的结构,也有意无意中暗合了影片“冬去春来,生死循环”这样的主题。而这种对于时间流逝的真实感受,必然引领观众代入主角的立场生活一段时间,亲眼目睹他们生命中某几个戏剧性转折点,跟着主角超越、看破生死。
有人说: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而看了这个电影,我想说:生活无需导演,每个现场直播都很精彩,愿我们且行且珍惜!
在这个阴冷的冬天,我被《四个春天》暖到了,推荐你也去看哦。